2024年政風建設年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xx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通知》(x政發〔xx〕xx號)和《xx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xx市xx年政風建設年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發〔xx〕x號)精神,打造風清氣正的行政環境,和諧寬鬆的發展環境,助推“xx在xx”發展戰略順利實施,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通過集中整治政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促使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各單位執行力明顯增強,服務質量和行政效能明顯提高,民眾和企業對政府工作滿意度明顯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整治“八個突出問題”。針對少數單位和個別公務人員存在的政風方面突出問題進行重點整治。<蓮山課~件 >

1.執行力弱。對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反應不敏銳,落實不力;面對重點、難點工作,缺乏勇氣,不敢碰硬;不能創造性地解決矛盾和問題。

2.權力運用不當。不能嚴格依法行政,人為放大自由裁量權;不能嚴格按照法定程式辦事,執法具有隨意性;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檢查。

3.形式主義。推進落實工作,過分靠檔案、靠會議;辦事不求實效,熱衷做表面文章;簡單工作複雜化,不計行政成本。

4.推諉扯皮。工作溝通協調不主動,熱衷於文來文往,使問題久拖不決。

5.辦事效率低。審批流程不清晰,辦事環節繁雜,逾時限審批,或人為設定障礙,明辦暗拖。

6.吃拿卡要。在服務和管理中亂伸手,索取、占用管理和服務對象財物。

7.對企業和民眾態度冷漠。對待企業和民眾“生、冷、硬、撞”,讓企業和民眾感到“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

8.紀律鬆懈。工作時間無故遲到、早退,脫崗辦私事;從事上網炒股票、玩遊戲等與工作無關的活動。

(二)監測73個重點部位。在全區政府系統全面開展政風建設的基礎上,重點監測73個與經濟發展環境密切相關,具有審批、執法和服務職能的部門、視窗和關鍵部位(具體名單見附屬檔案1)。

(三)跟蹤13個重點項目。對13個涉及全市發展戰略、投資額度在億元以上大項目的審批和實施進行全過程監測,發現問題及時整治(具體項目名單見附屬檔案2)。

三、組織領導

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強化監督、嚴肅整治”的原則,成立區政風建設年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區“政風建設年”的組織領導工作。<蓮山課~件 >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監察局。

主 任:(兼)

副主任:

工作人員從區政府辦公廳、區監察局、區政府法制辦、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審計局、區行政服務中心、區委宣傳部、區直機關工委、區糾風辦等部門和單位抽調人員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集中辦公,負責全區“政風建設年”工作的綜合協調、推進落實、督辦檢查等工作。具體負責定期組織召開工作例會,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研究制定政風建設年考核評價標準,加強對各鄉(鎮)、各街道和各部門、各有關單位政風建設年工作的考核、檢查、驗收和效果評估等工作。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是“政風建設年”工作的責任主體,要組建“政風建設年”具體工作機構,一把手負總責,主管領導專門負責,可參照本方案制定本部門和本單位政風建設年工作方案,切實抓好落實,同時接受區政風建設年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

四、工作措施

(一)開展自查自糾。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要根據本方案確定的重點整治問題,認真開展自檢自查和政風集中教育及培訓。充分徵求各方面意見,找準政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整改、及時糾正,建立制度、強化約束。

(二)開展服務對象評議政風活動。每季度組織開展“百家企業評政風”、“百名外商評政風”、“百位代表委員評政風”等專項活動,對各級行政機關和有關單位進行政風建設民主大評議,並打分排序,通報全區,依靠公眾輿論和民主的力量強化政風建設。

(三)強化輿論宣傳、引導和監督。在xx報和xx電視台開設“政風建設年”專欄或專題節目,在政府入口網站設定“政風建設年”專欄,在區行政服務中心設定政風問題投訴箱,開展“論政風、樹典型”活動,強化輿論監督。每月在區級媒體公布一次政風建設方面的情況,樹立正面典型,曝光反面典型。

(四)加大明察暗訪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由區監察機關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工作人員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風建設監督員及企業代表、媒體記者,組成若干檢查組,每季度進行一次大檢查活動,查找存在的“八個突出問題”,交由所在單位或相關部門集中處理和整治。同時,要通過暗訪的形式,發現政風建設中存在的“八個突出問題”,提交區政風建設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