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償期合併腹水患者護理方案

前言

面色晦暗,脾大,移動性濁音陽性,貧血,腹腔積液是肝硬化患者常見的併發症,而肝硬化治癒是我國一個疾病難題,尤其在晚期,治癒的可能性就更小了。我於XX年12月在普外科實習的過程中就遇到了一例這樣的患者,我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較好的完成了對該患者的護理,學到了一些值得總結的知識和經驗,現匯報如下。

1  病例資料

1.1  一般情況:

薄xx,男,37歲,已婚,xx邵陽人

1.2  健康史:

1、患者青年男性,起病隱匿,病程17日。

2、其兄因患“肝癌”(具體不詳)去世,有可疑病毒性肝炎密切接觸史。無不潔注射史;病前半年內無輸血及血製品套用史,病前3月內無不潔飲食史。

3、既往體健,否認“肝炎、結核、傷寒”等傳染病史、否認“高血壓、心臟病”病史,無手術、外傷史,無吸菸史,應酬性飲酒,量少。

4.患者緣於XX年11月因尿痛、尿不盡於當地村醫院,予中藥湯劑(具體不詳)治療後,出現腹脹,納差、噁心,嘔吐胃內容物1次,無嘔血及黑便,伴有雙下肢浮腫,至當地醫院檢查,超聲提示:肝硬化伴腹水(未見報告單),未行治療,今為進一步診療來我院,門診以“肝硬化”收入我科。

1.3  身體狀況:

入院時體查體溫:36.7度℃,脈搏:83次/分,呼吸:16次/分,血壓:124/72mmhg,營養中等,自動體位,查體合作。貧血貌,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應答切題,定向力、記憶力、計算力正常。面色晦暗,全身皮膚無黃染,鞏膜無黃染,瞼結膜蒼白,未見瘀點、瘀斑,肝掌陰性,未見蜘蛛痣。全身淺表淋巴結未捫及腫大。心肺未見異常。腹部飽滿,未見腹壁靜脈曲張,全腹軟,無壓痛、反跳痛,肝右肋下未及,劍突下未及,莫菲氏征陰性,脾左肋下3cm,肝上界位於右鎖骨中線第ⅴ肋間,肝、脾、雙腎區無叩痛,移動性濁音(+),腸鳴音5次/分,不亢進。雙下肢輕度水腫。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撲翼樣震顫陰性。

1.4  輔助檢查:

1.4.1.腹穿查腹水常規、生化、培養:分類淋巴細胞 0.85、細胞總數 1196x10^6/l、顏色淺黃、李瓦它試驗陰性、分類間皮細胞 0.14、白細胞總數 196x10^6/l、分類中性粒細胞 0.01、透明度清、腹水未提示感染。

1.4.2.血常規:血紅蛋白83.00g/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0.731↑、血小板77.00×10^9/l↓、紅細胞2.96×10^12/l↓、白細胞2.63×10^9/l↓。

1.4.3.血生化檢查:前白蛋白94mg/l↓、亮氨酸氨基肽酶30u/l↓、白蛋白30g/l↓、鐵2.7umol/l↓、膽鹼酯酶3870u/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61mmol/l↓、氯109.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86mmol/l↓、總蛋白52g/l↓、鈣1.96mmol/l↓、總膽固醇2.70mmol/l↓、載脂蛋白b0.41g/l↓、載脂蛋白a11.08g/l↓乳酸1.13mmol/l,血氨27.7umol/l,血沉 8mm/60min,血清鐵蛋白13.05ng/ml↓、維生素b12407.5pg/ml、葉酸5.03ng/ml。

1.4.4.大小便常規:大便潛血弱陽性,尿常規正常

1.4.5.病毒性肝炎血清學、自身免疫抗體: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自身抗體陰性,甲丙戊肝血清學未見異常,B肝核心抗體、e抗原、表面抗原陽性、B肝病毒核酸定量9.86x10^5iu/ml。

1.4.6.腹部mr:1.肝實質瀰漫性損害,肝硬化,肝多發硬化結節(dn),脾大,副脾,腹水,食管、食管周圍及胃底靜脈曲張,胃冠狀靜脈及脾靜脈曲張,脾-腎分流,動脈期肝左外葉強化結節影,建議密切隨訪除外肝硬化結節早期癌變。2.膽囊炎。胃鏡提示:食管靜脈曲張(中)伴賁門靜脈曲張(lm,f1,cb,rc++,e-,g-)門脈高壓性胃病(輕)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建議治療後複查;hp(-)。腹部mr見強化結節影,不排除肝癌,請介入科會診,繼續當前治療,待腹水消退,指標改善後擬行肝動脈造影明顯肝內強化結節性質。

1.5  入院診斷

肝硬化失代償期合併腹水

1.6  治療措施

1.6.1.按病毒性肝炎消毒隔離護理常規,二級護理,低脂軟飯,記尿量。

1.6.2.治療原則。支持治療:注意營養平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飲食。保肝、補充白蛋白、抑酸、利尿等對症治療。

1.6.3.具體治療方案:

1)複方二氯醋酸二異丙胺、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鈉、多烯磷脂醯膽鹼注射液、保肝、奧美拉唑鈉抑酸、呋塞米、螺內酯利尿治療;

2)依據化驗結果及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

1.7  治療效果

患者病情較前明顯好轉,神志清,精神可,皮膚鞏膜無黃染,心肺未見異常,腹部平軟,肝脾肋下未及,移動性濁音陰性。複查超聲提示腹水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