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實幹 全力扶持 做輪崗創業幹部職工的堅強後盾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歷史機遇,我局黨委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全力抓好輪崗創業活動。我們全系統共有幹部職工398人,符合輪崗要求的201人,首批輪崗人員96人,其中副科級領導幹部2人,領辦企業5人,創辦企業(項目)的57人,協辦企業(項目)的23人,打工11人。首批“輪崗”人員總計領辦、創辦、協辦企業(項目)85個,其中建築業14個,養殖業19個,種植業15個,安置從業人員350人,總計投入總資金860萬元。自輪崗創業活動開展以來,我局黨委始終堅持指導而不干預,放手而不撒手,強化領導,跟蹤服務,做創業人員的堅強後盾,使他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在創業大潮中爭創一席之地。下面,就我局“輪崗”創業情況匯報如下:

一、強化領導,統一思想,激發乾部職工輪崗創業積極性。

全縣輪崗創業活動動員大會召開後,我局黨委把該項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多次召開班子會議進行認真研究,通過討論,我們黨政一班人一致認為,輪崗創業活動是新生事物,對於我們來說是難得的機遇,又是一次挑戰,不是簡單可搞不可搞的問題,而是必須要抓,而且一定要抓出成績的一項政治工作。通過精心籌劃,我們詳細制定了活動方案,並於去年12月5日召開了系統大會進行總動員。會上,我們同幹部職工共同分析和研究了東北經濟之所以落後於沿海發達地區,除地理位置、體制機制等因素外,還有更深層次的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原因。我們長期受計畫經濟意識的影響,個別幹部職工“小富即安”、“小進則滿”思想嚴重,依賴單位,依賴政府,這種思想嚴重影響自身和全縣經濟的發展。因此,全民創業是發展趨勢,更是我縣經濟大發展和實現小康的必經之路。

在開展創業活動中,我們堅持從思想方面入手,著力消除部分幹部職工中存在的“三怕”,一是怕影響提拔,不願輪崗;二是怕丟掉職位,不敢輪崗;三是怕沒有項目,不想輪崗。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做到了三個“到位”,一是思想認識到位。採取領導帶頭做起,自覺參加輪崗,消除幹部職工思想顧慮;二是宣傳到位。通過廣泛發動,採取召開各類座談會、討論會和下發檔案等多種行之有效的形式,教育幹部職工認清形勢,轉變觀念;三是領導到位。為切實加強輪崗創業活動的領導,我們成立了由“一把手”親自掛帥的領導小組,設立由組織委員具體抓的輪崗辦公室,全力抓好日常工作。

通過我們積極努力的工作,使廣大幹部職工明確了“輪崗不是下崗,創業不是失業”,輪崗不是簡單的減輕財政負擔,更重要的是可以為自己施展才能創造巨大的空間。使幹部職工牢固樹立了科學的發展觀,樹立向市場經濟要效益,逐步發展和壯大自己的思想,能夠摒棄“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能夠打破“單位情節”,樹立了創業光榮、安貧可恥的意識,堅持“自己的飯碗自己造”,樹立奮勇爭先的氣魄,能夠明確認識到要想擺脫落後的局面,必須從解放思想入手,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有經濟的大發展,要想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歷史機遇,必須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織網”。通過動員,全民創業在廣大幹部職工中形成了強烈的共鳴,並積極回響號召,踴躍報名,其中有兩個自收自支單位也參加了輪崗活動(水資源管理辦公室在崗32人,第一批輪崗15人,水土保持辦公室在崗10人,第一批輪崗3人)。通過認真篩選和組織考察,最後確定了第一批96名輪崗人員,並於~年年底前順利離崗。

二、想方設法,大力扶持,推進輪崗創業工作健康發展。

自輪崗創業活動開展以來,我局黨政一班人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因地制宜,因人而宜,不惜一切代價為“輪崗”人員提供便利,盡最大可能使輪崗人員收到最大效益。

首先,積極幫助選擇項目。我們本著積極穩妥的原則,幫助輪崗人員選擇經營風險孝市場空間大的項目,充分發揮部分輪崗人員懂得水利的優勢,鼓勵其從事水利工程的建設和水產養殖項目,其中選派高級工程師、副局長金智權同志領辦水利勘測設計隊,通過協調,將我縣防洪工程30%的工程項目分包給水利設計隊施工,以提高該單位參加市場競爭的能力,也增加了它們的經濟收入。同時,通過多方蒐集市場信息,進一步進行市場調查和論證,我們得知種植業和養殖業更為看好,便幫助水產水政科科長李鳳龍同志選擇水產養殖業,同時大多數農村輪崗人員選擇了種植和養殖業。通過近半年的運作,絕大多數項目的效益和前景比較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