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黨組織發揮作用情況匯報

xx區於1999年初開始實施森林資源管護經營責任制試點工作,XX年底在林場所全面推開。森林資源管護經營責任制有效解決了實施“天保”工程後,林區“資源如何管、人向何處去、錢從哪裡來”的問題。管護經營責任制的全面推行,為林業生產力發展開闢了廣闊空間,為職工民眾增收致富開闢了新的渠道,給林場所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森林資源增長、林場所振興和職工致富三大目標的同步實現。然而,在實施管護經營條件下林場所黨組織的作用是如何發揮的,有哪些新鮮的作法,有哪些值得探討的問題,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對西林區實施管護經營責任制條件下林場所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基本情況

xx區現有三個林場所黨組織,共有職工580名,其中黨員69名。林業施業區面積38,147公頃,有林地面積22,913公頃,其中管護經營面積15,450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67.4%。從事管護經營的職工156人,其中黨員19人。近年來,隨著林業改革的深入,管護經營責任制的實施,林場所黨組織黨建工作的重點逐步轉移到管護經營上來,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使黨組織在管護經營條件下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黨組織積極參與,保證了管護經營工作全過程的順利實施

在推進森林資源管護經營的工作中,各林場所黨組織強化了推進措施,加速了管護經營工作進程。一是組成了以黨員為骨幹的調查設計隊,嚴格責任區劃。通過實地踏查,準確地掌握了施業區內的經濟植物資源種類、數量及分布狀況。根據資源調查,黨組織通過召開班子會議和黨員大會,經過几上幾下的討論,反覆徵求職工民眾的意見,出台了《森林資源管護經營責任制承包揭榜方法》。管護承包工作以職工林班、小班為單位,結合管護難易程度,本著公開、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則,將15,450公頃的有林地公開分配給156戶職工。二是依法定立契約,細化管護內容。黨組織充分發揮保證監督作用,規範契約雙方的經營行為,使管護人簽訂了森林資源管護經營契約書,管護期為XX年,經營者既要在管護區內培育和保護森林資源,又可以發展林下多種經營,做到小可養家餬口,大可發家致富,實現管護經營和多種經營共同發展。三是轉移重心,加強經營管理。實施管護經營責任制以後,林場所黨組織把抓生產要素管理轉移到管護責任人教育上來;把抓生產經營環節的管理轉移到為管護人搞好服務,科學地確立多種經營項目上來;把單一的行政管理轉移到多元管理和服務的軌道上來;為156名職工製作發放了管護證,參與管護的職工配帶管護標誌進行管護,調動了管護經營人的積極性。四是建全規章制度,實行規範管護。為規範職工的管護行為,各林場所黨組織都建立了《天然林資源保護管理制度》、《國有生態公益林經營管理制度》等5個規章制度。在封山的林班、職工的管護責任區共掛牌221塊,並設欄、建卡,做到了管護規範,科學合理,有力地保護了管護責任人的權益。

(二)適應管護經營的需要,活化黨組織活動形式,充分發揮黨員作用

實施管護經營責任制後,林場所黨組織為了更好地發揮保證監督和政治核心作用,使黨建工作貼近管護經營的工作實際,適時改變了過去傳統的黨建活動方式,結合管護經營,採取多種形式開展黨建活動。一是按照黨員不同崗位,確定不同的目標任務。黨組織按照工作目標任務,結合每名黨員工作性質和管護特點,制定出不同崗位黨員的目標管理任務,從事管護經營的黨員以森林管護和林下經營項目為目標管理內容,做為檢驗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依據。二是按照不同的生產作業方式,劃塊分片開展組織活動。實行管護經營後,根據黨員分散、難以集中的實際,在以黨支部、黨小組為單位的前提下,採取劃塊分片、小型分散、適當集中的辦法開展組織生活,保證了每名參與管護經營的黨員都能及時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經常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同時層層劃定黨員責任區,實行了班子成員包點責任制,把目標管理內容和責任層層落實到每名黨員、每一點和每一戶上。三是按照不同的生產季節,採取相應的活動方式。夏秋兩季,針對多數黨員分散搞林下經濟的實際情況,黨組織活動方式向管護經營和營造林生產傾斜,由黨組織成員聯繫黨員,深入到職工管護經營責任區和林班小號組織小範圍活動。在冬春兩季,針對從事管護經營和林下經濟的大部分黨員都參與冬季撫育伐生產的實際,黨組織活動方式向採運生產一線傾斜,把黨組織活動著力點落實到山上林班工棚。通過活化黨組織活動形式,使黨員的帶頭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79%的黨員做到有多種經營項目,承擔資源管護經營任務19名黨員,在自己的管護經營區內分別增加了平貝、人參、五味子、黑木耳等經營項目,並且湧現出了以平貝致富的省級勞動模範候樹庭,以養牛種地致富的市級勞動模範xxx等一批典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