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幹教師鑑定意見

各盛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財政廳(局),各計畫單列市教育局、財政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財務局,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

實施專業骨幹教師培訓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畫”的重要內容和主幹項目。為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培訓質量,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畫的意見》(教職成〔XX〕13號),現就培訓組織實施工作的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培訓任務與目標

“xxx”期間,國家實施中等職業學校專業骨幹教師培訓,分為國家和省兩級進行,培訓中等職業學校專業骨幹教師15萬人,其中,國家級培訓3萬人,省級培訓12萬人,為中等職業學校造就一大批專業理論水平高、實踐教學能力強,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起骨幹示範作用的“雙師型”優秀教師和一批高水平的職業教育教學專家。

經過培訓,參訓教師的教學能力進一步增強,樹立現代職業教育理念,了解課程和教學改革方向,掌握相關專業教學法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具備初步的課程開發能力;專業水平進一步提高,比較熟練地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和關鍵技能,經過國家級培訓的要在原有基礎上獲得高一級職業資格證書或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實踐經驗進一步豐富,了解現代企業生產狀況、技術水平、用人需求信息,熟悉生產工藝流程和崗位操作規範,加深對學校教學和企業實際聯繫的理解。

二、培訓對象條件與遴選

參加專業骨幹教師培訓的對象必須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學一線的專業課或實習指導課骨幹教師,品行端正,具有中級及以上教師職務,從事職業教育教學工作5年以上,年齡不超過45周歲。曾獲市(地)級以上優秀教師稱號的教師優先考慮。

參加國家級培訓的教師人選,由省級教育、財政部門組織推薦並負責資格審查。參加省級培訓的教師人選,由市(地)教育、財政部門組織推薦並負責資格審查,省級教育、財政部門審定。培訓機構要對參訓教師的資格進行覆核,發現不符合條件的,要商推薦部門進行調換。中等職業學校要按照有關規定要求,積極推薦教學一線骨幹教師參加培訓。各地要認真做好參訓教師的遴選工作,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把資格條件,規範選拔程式,完善工作辦法,加強監督管理。對於遴選工作中出現弄虛作假的,要嚴肅處理。

三、培訓時間、內容和形式

1.國家級培訓每期培訓時間為2個月,安排各類教學不少於260學時;省級培訓每期培訓時間不少於1個月,安排各類教學不少於130學時。

2.培訓內容要有針對性、實用性,主要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教學理論與方法”(占總學時的20%左右)。學習我國職業教育現行政策、國內外先進的職業教育教學理論與方法、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結合教學實際,重點進行專業教學法和課程開發的訓練。

——“專業知識與技能訓練”(占總學時的30%左右)。學習專業領域的最新理論知識、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能,進行專業技能訓練。

——“企業實踐活動”(約占總學時的50%)。學習並熟悉相關企業先進的技術、生產工藝流程、管理制度與文化、崗位規範、用人要求等,進行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的技能訓練。

3.培訓採用脫產集訓方式進行。國家級培訓采勸基地培訓+企業實踐”的模式;省級培訓可根據各地教師實際需要,采勸基地培訓”、“企業實踐”或“基地培訓+企業實踐”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培訓應針對職業教育教學特點,採取專題講座、模擬教學、交流研討、現場觀摩、技能訓練等多種形式,突出示範性,注意發揮學員在培訓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實行小班教學、分組訓練,每個教學班一般控制在3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