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區委工作鑑定

二、團結廣大團員青年服務第二大城市建設

發動全區各級團組織,認真學習貫徹市委《關於加快把建設成為第二大城市的決定》精神,為建成全市城鄉統籌發展的特大城市和加快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渝東北地區及三峽庫區的經濟中心和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和諧穩定新庫區的示範區和庫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做貢獻。

(一)爭取支持取得新突破。積極爭取團市委以及社會各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力支持。3月,舉辦了“資本走進”活動,著力為創投機構、銀行與企業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9月21日,舉行了團市委、區委《共建第二大城市合作備忘錄》簽字儀式。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吳政隆、區委副書記、區長史大平、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梁先玉、區政協主席饒才邦、出席簽字儀式。根據協定,團市委將在青年就業創業、青年人才培養等十二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簽字儀式上,中科集團、保利建設開發西南公司等10個企業與恆合鄉箱子村等10個村簽訂了助推農戶萬元增收“一企扶一村”結對共建協定。9月22日,成功承辦了“青商會行”活動,38名青年企業家參觀考察了的城市建設和工業發展情況,舉行了共建第二大城市座談會。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吳政隆、團市委書記王志傑作了重要講話。舉辦了青年中秋音樂會,兩地青年企業家、青聯委員、團幹部歡聚一堂,共同欣賞了《瑪依拉變奏曲》、《羅西尼曲》、《今夜無人入眠》、《我愛你,中華》、《主人,請聽我說》、《咪咪的道別》等歌劇,欣賞了小提琴、鋼琴等精彩演奏。

(二)促進農戶萬元增收體現新作為。圍繞農戶萬元增收,大力實施農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動,切實發揮共青團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作用。實施了“農村青年春季培訓計畫”。3月,團區委組織2500名農村青年開展了縫紉、焊工、電子裝配等技能培訓,幫助農村青年提高了致富技能。8至10月,組織400餘名農村青年開展了餐飲、種植、養殖等技能培訓。實施了農村青年鴻雁行動。積極發動鎮鄉、街道團組織利用電子信息平台,發布就業信息3200條,幫助1650名農村青年實現轉移就業。實施了農村青年創業導師幫扶行動。依託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建立了青年就業創業導師服務團,幫助何洪宣等創業青年提供創業諮詢等服務。實施了農民工維權行動。聯合三峽庫區青少年維權服務中心—法韻律師事務所開展農民工維權服務活動,免費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25人次,有效地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三)推進青年就業創業取得新進展。竭力幫助就業創業青年解決在政策把握不準、創業資金不足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提高團組織為青年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依託區就業局,成立了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建立了青年創業項目庫,為421名創業青年提供創業培訓和輔導;聯合四大高校在畢業生中開展就業創業政策宣講活動;聯合企業家聯合會舉行專場人才招聘會2次,幫助381名青年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和企業達成就業協定。與銀行、農業銀行、郵政銀行合作,開展青年創業貸款活動,發放“情系三農金穗行動”貸款1650萬元,“好借好還青年貸款”3000萬元,“陽光行動”貸款項目2050萬元。加大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建設力度,新建了滋生堂有限公司、翼展學校6個青年就業見習基地,提供見習崗位155個,通過見習實現就業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