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區委工作鑑定

(四)服務第二大城市建設展示新風采。動員全區各級團組織、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平安、暢通、健康、森林、宜居建設。實施保護母親河行動,建功森林工程。3月,在太龍鎮楠木村舉行了日中綠化交流基金五期項目開工儀式,新增造林157公頃(2355畝),植樹17萬餘株。6月,在全區廣大團員青年中開展“低碳生活”宣傳活動,倡導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11月,組織團員、青年及志願者參加“綠化長江?行動”系列活動,捐款60餘萬元。積極開展青少年思想現狀調查摸底活動,開展留守兒童、企業青年職工思想調查問卷活動,積極參與“五個校園”建設和“青少年放心網咖”建設,服務平安建設。組織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三峽中心醫院等單位志願者開展“送衛生下鄉”活動,為民眾免費診療4300餘人次,推動健康建設。圍繞“暢通”、“宜居”建設,舉辦專題講座,推動的城市建設和交通發展。深入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爭當青年崗位能手”活動,引導和激勵廣大團員青年立足崗位、提高素質、強化技能。XX年,全區新命名區級青年文明號集體20個,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18個,建立青年突擊隊15支。

三、整合資源,關注民生,發揮共青團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整合社會資源,凝聚社會力量,開展進城務工子女、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志願服務活動和青少年文化活動,大力實施希望工程,促進社會和諧。

(一)大力關心留守兒童。將留守兒童作為團區委重點關注的青少年群體,在學習上幫助,在生活上關愛,在心理上關心。1月,舉行“向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7家愛心單位為10所學校1200名貧困留守兒童送去了價值1萬元的新年禮物。2月,聯合稻花香集團成立“稻花香農村貧困留守兒童勤奮獎學金”,向10所農村國小(國家學校、茨竹國小、小周國小、白土國小、恆合民族國小、普子國小、地寶國小、後山國小、梨樹國小、瑞池學校)100名優秀貧困留守學生每人發放了1000元的勤奮獎學金,激勵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積極進取。3至5月,團區委組織心理志願者,開展了“公眾參與農村留守學生心理關愛系列活動”,組織志願者走訪了3所農村國小,為XX余名留守學生開展心理健康輔導,通過互動遊戲、親子交流、觀看電影等方式幫助孩子們釋放心理壓力,受到學生、學校和家長的廣泛歡迎。8月6日至8日,在特殊教育中心、凱萊酒店、飛迪傳媒等單位的支持下,組織郭村、瑞池兩地30名留守兒童到城區進行了遊覽參觀,觀看了電影,舉辦了專題音樂會。10月,組織30名留守兒童開展了“紅色之旅”,參觀了紅岩村、渣滓洞等革命教育基地。11月,組織區青少年宮教師到羅田鎮等地開展留守兒童素質培訓,共享校外教育成果。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愛。

(二)大力實施希望工程。3月,開展了“希望工程—溫暖讀書”愛心助學行動,為鐵峰鄉20名貧困兒童送去了200元的助學金和體育學習用品。7月,依託國成房地產有限公司成立了“國成100萬元獎學金”。8月,聯合區房地產協會舉辦了XX年“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慈善主題晚會。晚會籌資55萬元,資助家庭困難大學生56名。上千市民觀看了晚會,現場自發捐款6800元。XX年,團區委還爭取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鄧文中獎學金、陽光學子獎學金、貴州習酒獎學金15萬元,資助貧困學生62名,建立農村留守兒童希望家園2個、希望書庫3個,擴建和改建希望國小3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