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總結

2、班主任工作及少先隊工作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們一直注重對班主任隊伍的建設、培養和運用。每學期我們都會為班主任開設專題講座以提高班主任的理論知識。同時提供機會和舞台讓班主任充分交流和展示他們在工作中總結的經驗教訓。我們開設的講座包括:重視對孩子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人際交往效應與師生溝通等等。我校明確規定德育處、大隊部、心理諮詢室、年級組、班主任要相互配合,每學期應有計畫、有組織的開展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動,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健康觀。結合年級學生特點及工作重點利用班會時間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一年級及撤點並校初入我校四年級的新生對他們進行入學教育,幫助他們儘快適應新環境,融入新集體。今年的開學初xx老師利用在寄宿生中進行了為題為《想家了,你就哭吧》的團體心理輔導。通過輔導今年村校轉入我校學生的適應期明顯比往年短,哭鬧的現象明顯減少。中段年級積極開展以“認識自我”,“搞好與同學老師之間的人際關係”為主題班隊教育活動,使學生增強了自信心,同時也學會如何與人交往以及與人交往的一些技巧;高段年級尤其是六年級,面臨畢業考試的壓力,難免有焦慮緊張的情緒,我們通過講座輔導、心理諮詢幫助學生增加正確的競爭意識、克服自卑心理,正確對待考試。

3、學科教育滲透,塑造學生健康人格

我校充分利用教案評比、青年教師展示課,骨幹教師公開課等契機深化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的思想。倡導發掘學生在課堂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應該說這對教師的授課方式起到了很大的轉變作用,也更突出了心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每學期要求心理健康教師要至少上一節心理健康輔導活動課,並把活動教案上傳至學校伺服器。同時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情感方面的目標是否達成,以突出學生情感認知的變化,讓教師們以良好的師德和精神風貌影響學生心理,塑造健康人格。/

4、注重對親職教育的指導與交流

結合家長學校及每學期的家長會,注重對親職教育的指導和交流。每學年針對不同年級開展了不同的輔導內容,內容豐富,涵蓋了新生適應問題、考試焦慮、家長和學生溝通、創建學習型家庭等等。

四、規範細緻的諮詢輔導,為學生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1、規範的心理諮詢室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服務

學校在校園格局調整,教室數量有限的情況下,仍舊為心理健康教育開闢了專門的輔導室,安置了檔案櫃、專用電腦、沙發等設施,給予了學校心理諮詢工作極大的支持,同時也方便保存管理相應的學生心理檔案。心理諮詢室的各項制度都齊全規範上牆,心理教育教師嚴格按照規定每天定時開放,為學生細緻服務,得到孩子們的一致喜愛與認可。開設了“悄悄話信箱”每天早八點開箱。一年多來,總收到了約三百封的來信,主要反映了學生在學習、人際交往、在男女生情感,父母家庭等方面的困惑,我們的輔導室的老師都針對對來信一一回信並親自送至學生手中。

2、認真填寫、分析諮詢輔導記錄,為教育教學提供有效服務

諮詢與輔導是達到學校心理教育整體目標的重要途徑。本學年我們延續了以前的傳統,,25位心理兼職老師在心理諮詢室接待來訪學生的諮詢或預約,幫助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或困惑。對於少數有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各種形式及時必要的諮詢、輔導,做好詳細記錄,並且嚴格遵守職業道德保護學生隱私。實踐下來,不僅實實在在幫助學生解決了問題,還能有效利用資料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而且好的口碑也在同學中傳播,使得更多同學了解到這樣一個可以傾訴的場所。絕大部分學生感覺情緒得到了宣洩,獲得了考慮問題的新角度、新選擇,或是感覺問題得到了根本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