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中心工作計畫

2、安排學校專職心理教師對班主任、輔導員乃至所有教師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諮詢的技能培訓,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漸成為每一位教師共同承擔的責任與任務。

3、班主任、輔導員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加強班主輔導員工作培訓,提高班主任、輔導員的心理素質和工作效率,使班主任、輔導員工作方法更具科學性、實效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今年將進一步加強班主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力度,並注意做到開展心理輔導與和特殊學生轉化工作、學生的日常行為訓練、培養和使用學生幹部、形成良好的班集體輿論等四個方面有機結合起來,在班級建設中,要求聯繫班級實際設計教育活動,創設良好的班級建設氛圍。

(六)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實現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日常的教育活動是以育人為主。這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和目標完全吻合,在工作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能,也是非常必要的。日常教育活動應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陣地與渠道。

抓好日常教育活動、巧妙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本年度學校將組織系列貫穿心理健康訓練目的的文體活動,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競賽中鍛鍊意志、培養協作能力、增強團隊意識。同時為了體現心理健康教育在細微之處耕耘、潛移默化的特點。

如:我們將在4月份舉辦心理輔導員、心理委員培訓工作;5月份舉辦心理健康教育月宣傳活動;9月份舉辦新生關照月活動;10月舉辦心理素質拓展營活動;12月舉辦趣味心理運動會活動。我們也要求班主任、輔導員教師首先轉變教育觀念,從新的視角來看待自己日常的教育工作,激發班主任、輔導員老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活動中的主體作用,發揮潛能,大膽創新,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發揮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作用,通過平等、信任和相互尊重,給予學生參與的機會,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實施,提高教育效果。

(七)深化“家長心理學校”。

在以往很多的案例中我們看到,親職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力是無法替代的,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一旦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家長的支持與否、配合與否對於也是心理工作的重點。因此,本學期,我們將加強與家長的交流、合作。在開學伊始,我們向廣大的繼續向新生家長發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致家長的一封信》,向家長介紹本中心的工作範圍、作用和聯繫方式,讓廣大的家長了解、重視心理健康的知識,解除對心理諮詢的疑慮。同時及時和心理困惑或心理疾病的家長聯繫,共同探討解決方案。建立“家長心理學校”,定期召開部分家長座談會及舉行專題講座,由專業心理教師執教,通過班主任、輔導員把家庭管理方式有問題的家長集中起來,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為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建立起家校聯合的支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