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總結和2024年工作計畫

通過測距儀,實際測量了辮狀河河道砂體和心灘壩砂體的幾何形態,近距離觀察砂體的岩性、沉積構造和沉積韻律等變化。通過露頭的觀察和類比,對覆蓋區地下辮狀河沉積砂體的展布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通過本次野外地質考察及研討活動,探索了野外沉積地質教學方法、深化了對辮狀河沉積特徵及發育模式的認識,提高了野外地質工作技能和層序地層學、沉積學研究能力,為今後的河流砂體的油氣勘探與開發以及科研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對強化學生實踐技能、推動實踐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8、沉積地質實驗室的全天候開放。XX年9月朱筱敏、謝慶賓參與申請的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勘探與開發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

9、申請的朱筱敏作為主編的“xx”國家規劃教材《沉積岩石學》(第五版)獲得批准。

10、《地質工程專業實驗實踐教學平台建設及創新改革實踐》,XX年獲得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第八屆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獲獎人為謝慶賓、朱筱敏、柳廣弟、王貴文、吳勝和等。

11.XX年8月選派青年教師張琴副教授到美國德州大學(austin)進修1年,於XX年8月回校。

12、XX年8月選派青年教師鮮本忠副教授到美國德州大學(austin)進修1年。

13、XX年9月,教學團隊朱筱敏、鍾大康、朱世發、孫海濤到奧地利參加29屆國際沉積學大會,每人均做了會議發言或poster。

三、XX年工作計畫

1、採用不同方式,加強師德建設,造就良好的教學研討環境。

2.加強團隊教師學術水平的提高和培養,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國際會議和全國學術會議,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

3.加強課程建設,改革教學內容。基於中國石油勘探戰略方針,重視河流、三角洲、重力流、礁灘等教學內容與油田勘探開發實際相結合經常開展教學研討活動(準備到河北灤平、山西大同開展野外地質教學研討,在校內開展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的研討)。

4.加強教學改革和教材建設。在進一步最佳化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實踐環節,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逐步推進研究型教學(地質XX級創新班和卓越班研討教學),鼓勵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5.積極爭取承擔各級教改項目。力爭1-2項校級教改項目。爭取今年組織編寫國家規劃教材《沉積岩石學》(第5版)和《岩相古地理》(第2版)等教材。

《沉積岩石學》教學團隊建設是地質基礎課程建設的核心,我們將加強師德建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開發優質教學資源、完善教學團隊結構、加強青年教師培養、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大力提高教學質量,將教學團隊建設成師德高尚、教書育人、學術精湛、團隊合作的優秀教學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