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影視服務建設工作計畫

XX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 周年,也是實施“xx”規劃的起始之年。全年工作緊緊圍繞“xx”全市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奮鬥目標,著力開好頭、起好步,將XX年確定為“規劃啟動年”和“基礎建設年”,按照“1246”的總體工作思路,抓好“xx”規劃落地,辦好第十二屆亞洲藝術節和第三屆中國 文化藝術節兩大文化活動,實施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化民生、文藝創作四個一批項目,做好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對外交流、人才隊伍培育、文化科研、文化管理和文化立法六項重點工作,全面發力,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努力開創文化建設新局面。

一、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構建城鎮“15分鐘文化服務圈”、農村“半小時文化服務圈”

1.加快市級重大文化設施建設。完成國泰藝術中心建設,推進 自然博物館、 國際馬戲城、市民眾藝術館新館、 工業遺產博物館建設,規劃建設 廣播電視發射塔、抗戰遺址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園、市少兒圖書館新館、 音樂廳等項目。

2.全面完成“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攻堅行動計畫。在建黨 周年之前,全面完成響通攻堅行動,建成17個區縣廣播中心、507個鄉鎮廣播站、5178個村廣播室,籌建市級總前端,推進覆蓋全市城鄉的應急廣播系統規劃建設,每個區縣廣播電視台設立一套綜合廣播頻率;完成18.57萬套直播衛星接收設備的發放安裝工作,向廣電總局爭取30萬套直播衛星接收設備;完成向12個貧困區縣4萬戶建卡貧困戶贈送電視機工作,推動區縣自籌資金開展電視扶貧工程。

3.抓好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區縣文化館、圖書館、影劇院、博物館“四大件”建設,力爭80%以上的文化館、圖書館達到國家等級館標準,影劇院、博物館建成及開工率分別達到80%和50%以上。全面完成鄉鎮綜合文化站掃尾任務,設施設備配置率達到 %。建成街道文化中心48個,完成58個街道文化中心、439個社區文化活動室設備配置任務。全面完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鄉鎮基層服務點和58個街道、439個社區基層服務點建設任務。鼓勵有條件的鄉鎮建立電影放映廳,村建立固定放映點,逐步完善惠民電影放映條件。啟動農村文化中心戶建設,首批建成XX戶。完成 、 、 3個區縣電視發射塔建設工作。

4.推動民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緊緊圍繞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 周年和辛亥革命 周年,深入持久開展以“唱讀講傳”為主要內容的民眾文化活動。以“五送”活動為載體,紮實推進文化進鄉鎮、進軍營、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全年完成送戲演出任務 0場,送電影18萬場,送展覽500場。舉辦第xx屆 市三峽書法、美術、攝影作品聯展,第三屆 市社區紅歌大賽,第五屆“農民工日”活動;開展第二次全市十佳特色文化廣場、社區、校園評選活動;開展全國第三次縣級以上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做好第二次“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工作;組織實施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活動。扶持區縣打造具有可持續發展價值的優秀民眾文化活動品牌。

5.加強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建設。全面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深化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做好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範區(項目)申報創建工作,爭取一批示範區(項目)申報創建成功;深入開展市級文化先進區(縣)創建活動,修改完善創建標準,對 年前已創的文化先進區(縣)進行複查驗收,達到以評促改、以創促建的目的。推動基層文化建設再上新台階。爭取有關部門支持,積極探索公共文化單位在人員編制、管理模式、經費保障等方面的標準化建設新途徑,高度關注農民工文化權益保障工作,爭取形成 經驗;完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綜合研究工作任務;探索廣播電視公益性服務新方式、新途徑,加強響通工程長效機制建設,充分發揮政務平台、宣傳平台和預警平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