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縣商貿服務發展工作計畫

3.加大招商力度。圍繞新城開發、新能源基地建設投資熱點,加大工作力度,主動走出去邀請,請進來考察,吸引更多境外資金參與新城開發、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建立健全縣經合局、商務局、園區辦招商引資協作機制,加強信息溝通和資源共享,形成招商引資合力。主動銜接投資外商,及時掌握落戶項目進展情況,協調解決突出問題,推動靛水新城、諸佛旅遊開發等外商投資項目落實投資,加快建設。

4.打造外派勞務輸出基地。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完善政策措施,依託信譽好、實力強的勞務公司,有序組織境外勞務輸出,積極打造 外派勞務品牌,努力建設全市外派勞務基地,力爭新增外派勞務100人以上。

(五)以推進商務綜合行政執法為重點,在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方面有新的進展。

1.繼續抓好商務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工作。健全商務綜合行政執法監察隊伍,配備商務行政執法人員,完善商務執法設施,加強商務行政執法監察工作。

2.整頓規範市場秩序。建立市場整治聯席制度,淨化市場環境,鞏固定點屠宰成果,開展酒類流通情況摸底,全面實現酒類流通備案登記管理,堅持溯源制度,抽查備案登記率達90%,溯源制度覆蓋率達到100%;開展生豬(牛羊)、酒類、糧食專項整治。

3.加強特種行業(商品)管理。加強成品油、廢舊物資回收、二手車交易、典當、拍賣等重點行業監管,確保健康安全運行。加強商務系統安全穩定工作,全面落實液化氣安全責任制和標準化建設,實現安全責任事故零目標,確保商務系統安全穩定。

4.加強糧油管理工作。修訂《縣級儲備糧倉儲管理辦法》,指導和加強糧食倉儲管理、安全保管工作,實現“四無”儲糧達到98%、“雙低”儲糧達到90%、規範化儲糧80%。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工程,完成農戶儲糧新型標準化糧倉5000個。嚴格落實糧食收購準入制度,清理和整頓糧食收購資格證達100%。

四、保障措施

(一)堅持和完善“四項制度”。一是商務聯席會議制度。堅持定期召開商務聯席會議,通報情況、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切實解決好影響商務發展的硬體和軟環境。二是周邊商務工作協作制度。加強與周邊區縣商務部門和大型商貿企業溝通協作,發揮各方優勢,整合多方資源,密切配合、信息共享、快速反應、協同發展。三是評先創優獎評制度。研究制訂商貿企業評先創優獎評辦法,實行半年1次獎評、年終1次評先創優,引導和規範商貿企業健康發展。四是商務發展資金支持制度。縣財政在上年預算中安排100萬元商務發展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堅持適度增長和因事用錢、因需調度原則,加強資金使用指導,搞好檢查和績效評價。

(二)切實搞好“xx”規劃。根據全市“xx”商貿流通發展規劃和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xx”規劃綱要,認真編制完成《 縣“xx”商貿服務業發展規劃》以及其它相關專項規劃。主動適應新一輪城市擴容的需要,在舊城改造和新城拓展中,合理規劃布局城區商業網點,完善商貿服務功能。指導中心集鎮在“xx”集鎮發展規劃編制中,加強和完善商業設施規劃。

(三)加強重點項目建設管理。著眼新的形勢、新的優勢,策劃、編制和推介一批重大項目,不斷更新和完善商貿服務業項目庫。建立重點商貿項目推進管理制度和聯繫制度,加大指導支持力度,確保項目建設早日建成投入運營。各相關部門要加強配合,及時協調,搞好服務,形成共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管理的聯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