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一季度經營情況分析及下步工作安排

六、經營形勢來勢較好,諸多方面尚欠不足。

1.雖然業務收入增幅較大,但支柱重點業務之間發展不平衡,沒能全面發展,欠產的單項業務依然較多。

2.由於機制不活,部分行銷人員思想觀念轉變跟不上,再加上進貨資金短缺,貨源供應跟不上,導致服務三農工作依然較為被動。

3.行銷體系建設尚未完善,雖然成立行銷機構——綜合行銷部,但由於缺乏專職行銷人員,行銷力量薄弱,行銷效果不明顯。

第二部分:下步經營工作安排下步,我局將緊緊圍繞二季度經營工作目標,抓住機遇,整合經營,進一步夯實項目行銷基礎,最大限度地拓展市場,做大、做強、做精、做實專業規模,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郵政三大板塊業務全面、協調發展。

一、進一步夯實經營基礎,擴大郵務類業務規模。

1.函件業務:一是加強函件三支隊伍建設,確保專職行銷人員、專職名址維護人員、專職策劃人員各一名配備到位;二是著力開展項目行銷,主要針對郵送廣告dm、校園郵資封、景點門票這三類業務具體實施;三是實施資料庫行銷,進一步做實商函和帳單業務。

2.報刊業務:一是強化各網點報刊統版系統的套用工作,最佳化服務,搞好投遞質量;二是轉變報刊一次性收訂的行銷方式,實施“天天抓收訂、月月抓發行”的365行銷策略;三是加快歷年來報刊欠費的收繳進度,確保報刊資金少受損失。

3.集郵業務:一是加快實施精品戰略,從宣傳慈利的角度出發,精心策劃、設計和製作出高水準、有特色的政府形象宣傳郵冊——《慈利神韻》;二是通過採取代銷奧運特許商品的方式,重點組織好奧運項目郵品的開發和銷售工作。

4.包件業務:以市場為導向,著力於家鄉土特產包裹的開發,通過轉變行銷方式,重點開發大客戶(如藥材商、茶廠等),實施主動上門宣傳進行攬收。

5.代辦業務:一是繼續加強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爭取更多的優費政策,利用限有的行銷平台,加大發展代放號和代收費業務的力度;二是逐步完善行銷渠道的服務功能,做強後台支撐工作。

二、加快業務擴張領域,實現金融類業務增效。

1.儲蓄業務:一是繼續組織開展好二季度郵儲業務競賽活動,發揮全員“主人翁”精神,確保郵儲餘額淨增XX萬元,目標2500萬元;二是採取措施加快存款結構的調整,重點從代發各類財政資金和代發工資入手,大力發展代收代付業務;三是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拓展小額貸款業務領域,擴大郵儲資產業務影響力。

2.匯兌業務:一是加大匯兌簡訊業務的對外宣傳力度,提高加辦率,增強收入;二是穩定發展帳戶匯款業務,積極發展網上匯款業務;三是繼續做好移動、聯通、保險、石油和本企業營業款的歸集,著力打造“郵政商務匯款——企業收款直通車”這一品牌,不斷拓展新的合作領域。

3.保險業務:一是繼續開展好二季度保險代理業務競賽活動;二是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權衡郵儲利差收入與保險代理收入的收益水平,積極拓展保險代理業務市場;三是加強與保險企業其他險種的合作,最佳化保險業務內部結構。

三、加大業務拓展力度,做強速遞物流類業務。

1.速遞業務:主要通過強化營業視窗的陣地行銷,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服務質量,並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積極引導客戶多使用速遞業務,從而增強收入。

2.物流業務:

(1)制定全年的發展規劃:積極參與農村服務體系建設,創建服務“三農”全國重點示範縣,提升郵政服務“三農”的能力,實施“3311”工程,即:全縣建設3條三農服務綠色走廊,建設300個有效三農服務站,實現100萬元三農業務收入,培育一個三農服務全國重點示範縣。

(2)二季度具體的經營措施:主要從目標管理、渠道建設和項目行銷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實施目標管理制度:根據市局相關獎勵政策,出台兌現我局的郵政服務三農相應的獎勵政策,即334政策(縣局得“3”,支局得“3”,三農服務站得“4”)。

二是加快渠道建設步伐:完成50-80個村級三農服務站的選址、選人工作,驗收掛牌30個以上三農服務站;培養3-5個鄉級精品代辦網點,5-10個村級骨幹三農服務站,1-2個村級精品三農服務站;完成500畝左右郵政配送農藥、種子、肥料試驗田建設豎牌工作。

三是組織開展項目行銷:主要做好四大項目行銷,即

肥料項目行銷:組織“保得生物肥”60-120噸;本縣產的普通複合肥100-200噸;外省市產的100-200噸進行銷售,實現收入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