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局工作要點通知

根據全省地稅局長會議精神,結合計統工作實際,*年全省計統工作要點是:認真落實全省地稅工作會議精神和開展“質效年”活動,以組織收入為中心,以省級“大集中”為依託,按照全省地稅*年工作意見的總體要求,抓基礎促管理,抓創新促服務,加強收入調度預測,強化稅收收入分析,深化重點稅源管理,規範稅收會計核算,全面提高計統工作質效。

一、組織收入工作

1、大力組織收入。堅持“依法徵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的組織收入原則,指導各級認真測算收入,特別是所得稅政策調整等增減收因素對地稅收入影響的測算工作,在此基礎上,要求各級銜接好收入計畫,確定好收入目標。加強重點時期的收入調度工作,把握收入工作的主動權,努力實現收入均衡入庫。

2、強化收入預測。全面總結和正確把握近幾年的組織收入工作規律,分析經濟與稅收的科學關係,嘗試開展月度稅收收入的區間預測,進一步提高收入預測水平。探索開展營業稅稅收收入能力估算,為加強稅源管理和檢驗稅收管理的水平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促進組織收入和稅收征管工作。

3、加強收入指導。總結各級在組織收入工作中積累的經驗,指導各地解決組織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問題和共性問題,杜絕違規違紀現象,提高地稅收入質量,促進收入健康穩定增長。及時掌握國家政策法規動向,指導各地把握收入態勢,增強地稅收入與稅收征管規律、地方經濟發展之間的協調性,確保全省地稅組織收入同口徑增長18%以上,實現地稅收入又好又快發展。

二、收入分析工作

1、制定下發《全省地稅系統收入分析工作意見》,突出抓好稅負分析、差異分析和日常分析。改進稅負分析工作,明確省、市、縣三級的稅負分析重點,加強各級間的分析互動,提高稅負分析質量。二季度組織開展上年度的稅負分析,掌握稅源變化分布情況,把握收入形勢。建立差異分析制度,按季開展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間稅收增幅、結構、進度等的差異分析,揭示差異的成因,提出縮小差異、促進管理的意見和建議。規範日常分析工作,完善各級定期稅收分析制度,加強增減收因素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及時予以整改。充分利用重點稅源分析資料,加強稅種行業、稅目的分析,透視征管情況,反映收入情況。按月發布收入分析通報。

2、開展專題分析。組織開展經濟稅源調查,對收入反映出的增減異常情況,政策改變影響稅種收入情況,重大征管措施出台影響稅收情況等等,開展專題調查研究。分析政策執行、征管措施及征管質量的效果,用分析結果反映經濟和征管,促進組織收入工作的開展。

3、開展統計分析評比活動。充分利用好統計分析論文評比這個平台,完善統計分析評比方法,提升統計分析評比層次,加大稅收統計分析工作考核力度以及優秀文章的獎勵力度,激發各級開展稅收統計分析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各級稅收統計分析工作水平。

4、打造稅收分析套用平台。依託“大集中”二期工程,開發稅收分析套用系統,提出分析業務需求,設定分析指標,將巨觀稅負分析、微觀稅負分析融合起來,進行深入的行業、稅種、稅目與相關稅基的分析。

三、重點稅源管理

1、深化重點稅源監控工作。省局繼續監控年納稅額100萬元以上的重點戶,同時依據《重點稅源管理辦法》,要求各級按照重點稅源戶數占企業總戶數的比重不低於1%,年度監控稅款占總收入的比重不低於50%的標準擴大重點稅源監控面,對轄區內的重點稅源戶實行專人管理,並納入微機監控。完善監控管理軟體,以省級數據“大集中”上線為契機,整合現行申報和採集環節,實現單點登入採集數據。抓好數據質量,採取定期通報的方式,按季通報各地數據填報情況和分析報送情況。

2、做好營業稅資料調查工作。著重解決數據分析套用問題,為領導決策以及加強征管服務。加強稅源分析和稅負分析,重點分析行業收入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各重點稅種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根據收入增減變化情況,對與經濟發展相關度高的行業、稅種、稅目開展專項調研,為重點稅源管理和日常收入分析提供相關情況。

四、稅收會計核算

1、規範會計核算工作。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數據大集中後會統核算運行情況及遇到的新問題,將問題分類匯總,及時提交大集中辦公室,並協助其解決好。研究探討數據大集中後稅收會計核算工作流程。根據大集中實際業務需要,對原規程的內容進行修訂、完善、補充,確保稅收會計核算的工作質量和核算效果。積極指導各級尤其是基層做好欠稅和減免稅賬表處理等核算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