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三年的規劃書——崇高而行

我們是剛踏入大學的激情青年,我們來到了同一起跑線上。想要超越別人,挑戰自己,沒有強大的精神支柱是不行的。因此,我們要有崇高的理想。有目標的引領我們才能確保在生活中不迷失自己。

理想的實現,需要我們完成學識上的積累。需要我們努力學習,為實現理想而奮鬥。大學是開放式的學習,與中學的學習方式可以說是完全不同。中學是被動學,然而大學是主動學。如果我們能夠自我約束,加強自律意識,樹立自主學習觀、全面學習觀、創新學習觀、終身學習觀,那么就可以在學習中得以主動。如果我們放棄自我約束,很可能就會因為自我鬆散而因此墮落。大學要培養的是德才兼備的人才,這就需要我們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我們需要認識立志、樹德、成才和做人的道理。選擇正確的成才道路,需要掌握豐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識。最重要的是擺正“德與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以此來提升我們的思想內涵。

三年的人生細節規劃如下:

大學第一年一學期:把知識基礎、能力基礎打牢,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做好乾部應該做的事情。管理好一個班級,也是我們學工商企業管理該具有的能力。在此之外每天記英語單詞5個。

大學第一年二學期:力求把《國語證》、《計算機省級證》拿下。在此之外,多接觸關於會計方面的知識,每天記英語單詞10個,外加英語熟語一句。

大學第一年的暑假,去打暑假工。爭取自己為自己買一台電腦。

大學第二年一學期:力求把《英語三級證》和《國家一級計算機證》拿下。

大學第二年二學期:力求把《會計證》、《人力資源管理證》、《行銷師證》拿下。

大學第二年的暑假,同樣也去打暑假工,為第三年的學費努力。

大學第三年一學期:把所學的知識籠統的歸類,強化,然後出去實習。

大學第三年二學期:在外出實習累積經驗的同時,寫好畢業論文

除天氣因素之外,每天堅持晨跑,每周至少打一次籃球。

二、 充分利用校園圖書館。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將是你人生中最後一次有機會翱翔在免費的知識海洋里。有針對性地涉獵一些書本的知識對拓展個人視野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 精心收藏大學生活里的風景。在這個大學校園,在這個你生活了四年的城市,一定有很多值得珍藏的回憶。這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把一些有紀念意義的風景和片段都拍攝下來,這將成為你終身享用一筆精神財富,因為走出社會後你會發現,自己依然還會時常想起大學生活,想起那些難忘的時光,這些定格在照片上的雋永回憶將是你精神世界裡永恆的寄託。

四、 積極參加校園和社會實踐活動。參加各種社團和社會實踐,這樣既能夠讓自己學習到課堂以外的知識,豐富了整個大學生活,還可以結識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五、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有位名人曾說:不逃課的大學生活是不完美的。必要的時候你是否也可以嘗試一下逃課帶給你的小刺激。不要以為規規矩矩每一節課都呆在教室里認真聽講就能做個好學生,一些非專業課程或自己不感興趣的課程必要時候可以選擇放棄的,用節餘下來的時間做更重要的事情。

六、 組織同學做一次短途旅行。用心體味集體出遊帶來的快樂與溫暖。等走出了社會你會發現會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時間利用旅遊去好好地放鬆一下自己。集體出遊不僅可以節省成本,而且跟同學、朋友一起遊玩,能夠盡情享受青春的歡樂,集體的溫暖,學會在旅途中照顧同伴、關愛他人,在愉快的遊玩中體驗生活的樂趣。

七、 尋找一次打工的機會,體驗打工辛勞與收穫。找一份能夠鍛鍊自己的業餘職業,但不要僅僅為了錢而隨便去做那些沒有太多意義的工作。掙點外快絕不是打工的主要目的,最主要是通過工作,提前了解社會,還可以勉勵自己的學習,同時這也是求職時工作經驗的體現。

八、 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如果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或者自己擅長的領域就大膽地去嘗試,不一定要按著父母的所期待的那樣生活,未來要自己去把握。

九、 勇於探索新事物。只要有機會就要勇於去嘗試,因為你不可能在大學裡就完全了解了自己,就完全知道自己以後適合做什麼,而要通過不斷的嘗試抓住那些可能的機會,不斷地學習、成長。

十、 大膽嘗試一下創業的艱辛與快樂。開網店,哪怕是擺地攤也可以,不僅成本低,還可以鍛鍊自己經營和控制等諸多方面的能力。

十一、 參加勵志和健康類課程輔導。適當地參加一些類似於心理學類、成功勵志等課程的輔導或講座,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這在你走出社會後面對嚴峻的競爭壓力時顯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