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2024年工作計畫

11、完善納稅服務平台。整合一廳、一網、一線服務功能,逐步將各類納稅服務事項納入統一平台進行管理。制定實施辦稅服務廳工作規範,科學劃分功能區域,合理設定辦稅視窗,建設標準統一、管理規範、服務優質的辦稅服務廳。拓展網上辦稅功能,進一步整合網上辦稅資源,深化套用網上申報、網上認證等服務功能,探索推進網上登記、網上審批、網上開票、網上數據採集等事項,積極為納稅人提供各類指南和表格軟體的下載信息。積極推行防偽稅控遠程報稅系統,減輕納稅人負擔。針對不同類型納稅人需求,提供場景式辦稅流程服務,探索建立多功能、多元化、綜合性虛擬辦稅服務平台。加強12366納稅服務熱線管理,形成快速回響服務模式,完善服務熱線的宣傳諮詢、投訴舉報等基本功能,逐

步開通發票信息、待辦事項等查詢功能。

四、深化專業精細管理,增強稅種管理能力

12、加強貨物和勞務稅管理。加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發票發售、註銷等重點環節的管理,嚴格實地核查、發票增量調整等方面的工作要求,遏制虛開虛抵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對輔導期內一般納稅人的管理,最佳化納稅申報一窗式比對軟體及相關操作程式。加強增值稅轉型稅收政策的跟蹤問效,積極開展增值稅轉型稅收政策專項檢查。探索商貿企業增值稅的信息化管理,強化中小商貿企業的監控。根據農產品抵扣政策調整情況,完善相應管理辦法。加強成品油購銷品目分析,完善外購燃料油消費稅抵扣管理制度。強化白酒消費稅計稅價格管理,對大、中、小型白酒企業實施分級管理。全面推行車購稅檔案電子化管理,加快建立與公安車管部門信息協作機制。

13、加強企業所得稅管理。實行分類管理,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稅源規模進行歸類,完善重點稅源監控體系。深化分行業管理,按照行業管理指南,結合我市行業性質和特點,細化行業管理措施和模板,完善行業細類的管理體系。強化分事項管理,規範跨地區匯總納稅管理,加強彙算清繳、重組改制、併購清算等特別事項的跟蹤監控,做好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的審核審批和備案管理工作。開展上下游雙向聯動核查,集中開展稅收優惠、稅前扣除政策落實情況檢查,著重抓好稅負明顯偏低行業的分析評估。全面推行企業所得稅電子申報,提高申報匯繳質量。加強核定徵收企業動態跟蹤管理,適時調整核定稅額,確保核定公平、規範、準確。探索核定徵收與查賬徵收相結合的管理辦法,促進核定徵收企業向查賬徵收方式轉化,加強轉換後的後續管理,防止出現大面積虧損。

14、加強國際稅務管理。深入開展反避稅工作,規範特別納稅調整程式,加強關聯交易信息基礎管理,強化預約定價的監控執行,不斷提高案件調查調整質量。加強非居民企業所得稅管理,認真做好非居民企業、扣繳義務人登記和契約備案管理工作,加強扣繳、日常納稅申報管理,開展股權轉讓、對外支付稅務證明、股息分配等專項調查和檢查。全面實施非居民享受稅收協定待遇管理辦法,減少協定執行風險。做好稅收情報交換工作,深化稅收情報套用。

15、加強出口退稅管理。深化出口企業全稅種管理模式,進出口稅收管理部門發揮好牽頭協調作用,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基層稅源管理單位加大管理力度,把出口企業徵稅退稅抵免等全部納入管理,將退稅抵免管理融入稅源管理之中。推行出口退稅一站式受理,進一步精簡出口退稅審核、審批流程,減少內部紙質資料流轉。繼續做好免予提供紙質出口收匯核銷單工作,加強出口退稅信息管理。加強應徵稅出口貨物和代理出口貨物管理,開展應徵稅出口貨物專項檢查,對重點行業和敏感貨物進行專項評估,有效防範和打擊出口偷騙稅。

五、加強國稅文化建設,提升幹部隊伍素質

16、深入貫徹xx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認真抓好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制定明確具體的學習計畫,分層次,抓重點,採取多種形式,利用國稅網站、宣傳欄等載體,營造濃厚氛圍。緊密結合國稅實際,找準黨建工作著力點,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做好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17、推進隊伍建設和機構改革。探索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領導幹部考核辦法,加大領導班子考核考察力度。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完善幹部選拔任用辦法,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大力推行競爭上崗,強化競爭激勵機制,為優秀幹部脫穎而出搭建平台。完善幹部交流辦法,加大基層分局長和稅收管理員的交流輪崗力度。完善組織機構設定,積極穩妥地做好全市國稅系統機構設定工作。理順上下級之間的業務關係以及同級各部門之間的業務銜接,建立職責明晰、分工合理、銜接緊密、工作量相對飽滿的崗位職責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