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基礎教育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建設“教育強縣”和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為契機,在局黨組的的正確領導及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的正確指導下,以“強管理、抓質量、保均衡、促發展”為主線,狠抓學校內部管理、質量提高和學前教育建設,促進我縣基礎教育健康、均衡、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1、學前教育:實施學前教育XX年度建設計畫,改擴建好武源、萬水、土地、水東中心幼稚園等4所鄉鎮中心幼稚園、30所村級附屬幼稚園,確保適齡幼兒接受三年學前教育率達65%,接受一年學前教育率達99%以上。指導創建4所縣級示範性幼稚園和1所市級示範性幼稚園。

2、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國小入學率達100%,輟學率控制在0.5%以下;國中入學率100%,輟學率控制在2%以下;推動建好特殊學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城鎮達到75%,農村達到60%。

3、高中教育:高一招收新生1400人,高中階段在校學生達3000人;推動普通高中向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確保省、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年檢合格以上。

4、學生思想品德合格率:國小生100%、中學生達99%,學生犯罪率為零。

5、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和大課間體育活動,確保體質健康合格率城鎮中學生98%,農村中學生96%,城鎮國小生96%,農村中心國小93%,村級國小92%。

6、教育質量:國小合格率98%,國中畢業學業考試一次性合格率95%,7a人數達到10%,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一次性合格率90%以上,聯考本科上線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狠抓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按規定開齊所有課程,力爭體藝活動參加市級競賽參賽項目和獲獎人次有所增加。

三、工作任務與措施

(一)緊抓機遇,促進各級教育均衡發展

1、學前教育要有新舉措

一是搞好中心幼稚園建設。實施學前教育XX年度建設計畫。做強公辦幼稚園,力爭改建好武源、萬水、土地、水東中心幼稚園和禾魚完小附屬幼稚園等31所村級附屬幼稚園,努力提高學前三年普及率。召開學前教育現場會,全面推動學前教育發展。學習資興、蘇仙安仁縣、宜章縣農村公辦幼稚園建設中好的經驗,創建4所縣級示範性幼稚園、1所市級示範性幼稚園,充分發揮其示範輻射作用。二是規範幼稚園日常管理。推進標準化幼稚園建設,按照《湖南省幼稚園辦園標準》和《湖南省簡易幼稚園基本條件》等要求,建立幼稚園建設和管理指導、檢查、考核與評估機制。加強師德建設,通過多種形式,提高保教水平。對民辦幼稚園和鄉鎮中心幼稚園、鄉鎮國小附設的幼兒班分別進行量化評估檢查。對於辦園、辦班不合格的幼稚園、幼兒班進行整頓,限期整改到位,以達到端正辦園思想,規範辦園行為,改善辦園條件的目的。建立幼兒教師用書及教育教學資源審查制度,全縣所有學前教育機構都要使用省教育廳推薦的幼兒教材。充分利用郴州市幼稚園網上管理系統構建覆蓋全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辦事效率。嘗試幼稚園劃片招生,杜絕惡性競爭。入園年齡不低於3歲,民辦幼稚園和鄉鎮中心國小以及今年改擴建的村級附屬幼稚園逐步取消附設的學前班。三是積極扶持與規範民辦幼稚園發展。努力爭取資金用於扶持和獎勵民辦幼稚園,著力提高硬體設施好的民辦幼稚園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質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性學前教育機構,力爭新批規範化民辦幼稚園4所。四是促進學前教育向前延伸。探索0—1歲以醫為主、教支援醫,1—3歲以教為主、醫支援教的醫教結合新模式,嘗試構建3周歲以下散居嬰幼兒早期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成立縣嬰幼兒早期教養指導中心和縣嬰幼兒保健指導中心,為嬰幼兒早期教養提供良好的服務平台。早教指導站可依託幼稚園成立,保健指導站可依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

2、義務教育要有大發展

一是進一步理順義務教育辦學體制、完善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以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為重點,突出解決農村學校資源配套問題,積極推動城鄉骨幹教師均衡配置,因地制宜,區域推進,逐步提高;優先扶持薄弱學校,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二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切實保障困難群體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促進教育公平。保障殘疾少年兒童受教育權益;探索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加強其入學保障和教育管理;探索進城務工和經商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和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三是鞏固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成果,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認真學習外地課改經驗,努力培養課改樣板校,打造有效課堂。四是推進中考制度、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充分發揮考試評價導向作用,不斷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五是加強學籍管理,啟動學籍管理系統,嚴格控制學生非正常流動,加快緩解義務教育大班額問題。進一步探索通過多種途徑解決擇校問題,最佳化城區教育資源配置,調整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啟動擴容提質工程,努力增加義務教育尤其是國小學位,實行劃片招生,確保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就學權利。嚴格控制城區學校班額,確保學生健康成長。嚴格把關學生入學年齡,不準留級,確保不浪費義務教育資源。六是努力建成覆蓋面廣使用便捷的管理服務平台,通過現代化信息手段促進基礎教育的全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