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黨建工作計畫

四、加強四支隊伍建設,增強黨員服務能力

一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繼續深化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推進黨員服務民眾常態化,完善黨員承諾踐諾評諾制度,黨員志願服務等制度,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充分利用網路平台、遠程教育、以會代訓、三會一課、一把手上黨課等載體,積極開展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組建一支大學生村官宣講團為基層黨員進行政策宣講、會議精神解讀等,探索“微培訓”模式提升黨員整體素質,如楊梅沖社區利用app “優家園”傳送黨建信息,社區黨員們也可通過app積極獻言獻策;碧桂園社區開設d課堂,紮實推進黨員冬春訓“六個一”活動;xx路社區黨總支利用xx縣共產黨員網“通知簡訊”平台,開設“掌上微黨課”,每周向社區黨員幹部傳送兩次手機簡訊,打造“指尖上”的黨員教育等。

二是加強基層帶頭人隊伍建設。通過最佳化考核辦法,落實公開承諾踐諾制度,開展“雙向述職”等方式完善“領頭雁”監督管理體系,督促各基層黨組織書記堅決落實“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強化考評結果運用,真正樹牢“黨建導向”;充分利用縣委黨校、街道等教育培訓陣地,認真抓好支部書記、黨小組長的培訓工作;圍繞發展經濟、為民辦實事、維護社會穩定等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健全崗位目標責任制,探索實施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幹部績效考核工作,並實行街內排名、末位淘汰制。

三是“兩新”組織骨幹隊伍建設。加強“兩新”組織黨員的管理力度,真正把那些年紀輕、有文化、熱心社區公益事業,富有責任感的黨員同志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為社區發展出謀劃策;通過推進結對共建工作,由社區黨支部積極引導“兩新”組織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民眾活動,促使黨員主動參與,使黨組織的工作在非公經濟發展中的政治引領作用和在企業職工民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得以最大限度體現。

四是黨員志願者隊伍建設。一是認真抓好在職黨員進社區為民眾服務工作。引導黨員在小區內亮身份、亮承諾、亮職責、作表率,要求每名黨員每年參與社區活動不少於2次,同時廣泛開展“四個一”活動:認領一個奉獻崗位,結合業務專長和個人特長,在小區黨小組認領一個公益奉獻崗位,積極參與社區環境維護、義務護綠、鄰里互助、糾紛調解、安保服務等服務活動;宣講一次政策信息,結合崗位工作,主動為小區居民宣講相關領域的政策信息,提供業務諮詢,起到橋樑和紐帶作用;共過一次組織生活,與小區黨員共同過一次以上黨的組織生活,加強黨員黨性實踐鍛鍊;幫扶一戶困難居民,以社區內殘疾人、孤寡老人、空巢家庭、留守兒童、下崗職工、困難家庭等為重點,提供生活救助、照料服務和精神撫慰。二是大力發展社區志願服務。認真探索做好新形勢下民眾工作的路徑,整合街道社區各類資源,建設“服務社區”,培育和發展一批黨員志願服務隊伍,引導轄區內黨組織和黨員積極投身公益活動,開展義務巡邏、文明勸導、糾紛調解、扶老助殘等志願服務,同時,採用“先引進,後自創”的模式,加大力度培育和發展服務類社區社會組織,在望仙橋、星城、封刀嶺、碧桂園等條件允許的社區設定社會組織活動室,繼續引進一批有資質、有影響力的社會組織在社區安家,再自創一批社區社會組織,並引導其參與扶老、濟困、助殘、救孤等公益性活動。三是積極培育社工人才隊伍。鼓勵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民眾參加社會工作者考試,壯大我街社工隊伍,力爭在全街建立起以社區為平台、社區社會組織為載體、社工人才隊伍為支撐的社區治理和服務新機制,拓寬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人才參與社區治理的渠道,為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