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點

XX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總的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xx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全區宣傳部長會議和市委三屆五次全體會議精神,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突出重點、改革創新,牢牢把握“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適應新常態,唱響主鏇律,打好主動仗,弘揚正能量,著力實施“七大工程”,為建設開放富裕和諧美麗新中衛提供有力思想保證、輿論支持和文化條件。

一、實施科學理論引領工程,凝聚思想共識

1.強化理論學習。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領導班子建設,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xx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好用好《xx談治國理政》、《xx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等理論讀物,制定《關於加強領導幹部思想理論建設的意見》、《關於加強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的意見》,加強對各級中心組理論學習的督查通報。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年內不少於12次。以黨委(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為重點,舉辦專題學習班、輔導班、研討班等,教育引導各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築牢精神支柱,增強法治觀念和從嚴治黨意識。開展“三學”、“四講”、“領導幹部月讀一本書”活動,進一步提升黨員幹部的學習力。

2.深化理論宣傳。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四個全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大主題,圍繞“一帶一路”、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寧夏沙坡頭旅遊經濟開發試驗區建設等中央、區、市重大部署,組織報刊網路、廣播電視開設專題專欄,全面準確宣傳闡釋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全國兩會、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市委三屆五次全會等重要會議精神,深入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建立聯動宣講機制,組織市、縣宣講團,深入機關、企業、學校、社區、農村和宗教場所開展理論下基層宣講活動,全年宣講不少於50場次,客群不少於2萬人次,培訓基層宣講骨幹20人。以普法為重點,在全市培育打造1-2個基層理論宣講品牌,舉辦“沙坡頭大講堂”不少於4次。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西部雲基地建設和旅遊、物流等產業發展,邀請區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衛,圍繞中衛發展進行輔導講座,啟迪思路,開闊視野,指導實踐。

3.開展理論研討。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寧夏空間戰略發展規劃、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寧夏沙坡頭旅遊經濟開發試驗區建設等,圍繞市委“1746”工作計畫和“四主一化”等策劃選題,組織各縣(區)、市直各部門(單位)、社會團體,開展理論研討和理論徵文,為深入推進“四個中衛”建設提供參考。

二、實施輿論引導提升工程,壯大主流輿論

4.不斷加強新聞宣傳。圍繞“1746”工作計畫,組織各級各類媒體開展專題採風,開設專題專欄,刊播系列評論,刊發理論文章,打好改革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扶貧攻堅、城市建設管理、民生改善、依法治市、美麗中衛和黨建提升八個宣傳戰役。重點圍繞深化改革、重大項目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城市建設管理和民生改善等策劃組織系列宣傳報導,為建設“四個中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組織好“中衛新十景”評選推介和“寧夏新十景”推薦工作,開展好“好記者講好故事”、“行進中國˙精彩故事”採訪活動。

5.進一步擴大對外宣傳。統籌內宣外宣,統籌理論宣傳、社會宣傳、網路宣傳、文化宣傳,統籌傳統媒體、新興媒體,統籌媒體資源和社會資源,努力構建大宣傳格局。依託全國城市建設管理現場會、環青海湖國際腳踏車賽等大型會議、賽事節事活動,加強與中央、區內外媒體的合作,做好中央外宣媒體、亞洲新聞聯盟香港媒體、全國黨刊、全國都市報記者來衛採訪工作;組織開展媒體走進“沙漠水城”採訪活動,繼續深化“絲路明珠·中衛”系列宣傳活動,講好中衛故事,傳播中衛聲音,展示中衛美景。整理中衛自然、人文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資料,製作中衛對外宣傳品。

6.切實改進新聞協調和發布工作。進一步提高媒體服務質量,建立市直部門(單位)新聞協調會議制度、新聞線索定期報送制度和縣(區)媒體新聞節目報送制度。加強政務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落實新聞發言人制度,舉辦新聞發布會15場次以上,舉辦全市新聞發言人培訓班,進一步提升新聞發布工作水平,掌握輿論話語權。開展黨報黨刊“六進”活動,擴大主流媒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三、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文化軟實力

7.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和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建設十里水街文化長廊,建設香山公園、五館一中心健身圈;完成黃河博物館布展並開放使用,建成中波試驗台。加快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農村電影放映室、社區黨報閱報欄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6個、村級體育健身廣場14個,建設香山湖體育公園。提升數字農家書屋管理質量,落實市縣文化館、圖書館,村(社區)文化室、戶、農家書屋免費開放制度,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全面實施廣播電視“戶戶通”管護運行制度,抓好中寧縣“村村響”工程試點工作和沙坡頭區、海原縣、海興開發區“村村響”工作調查摸底和規劃設計。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加強大麥地岩畫、長城、高廟等各類文物保護工作,大力開展非遺宣傳工作。完善運行機制和管理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