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民政工作會議確定2007年工作重點

一是進一步健全覆蓋城鄉、制度健全、相互銜接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力爭明年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出台相關政策性檔案,使社會救助體系框架全面建立,有效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實施國家災害應急救援重點工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災害應急救助管理體制,完善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災害應急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災害應急救助能力,加強減災機構建設和科技研究套用,並結合災後恢復重建,研究解決農村特困民眾危房改造問題。繼續完善城市低保制度,鞏固應保盡保、推進分類施保、強化動態管理。要加快農村低保制度建設步伐,抓緊把農村困難民眾納入最低基本生活保障。深入貫徹《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認真落實供養資金,著力解決好五保老人住房、醫療問題,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按標施保。在鞏固既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規範農村醫療救助,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城市醫療救助。切實加強對流浪乞討人員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助管理,特別是加強對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護。完善臨時救助制度,幫助低保邊緣群體、低收入群體解決特殊困難。注意加強各項救助制度之間,尤其是與教育、住房、司法等救助制度之間的銜接配套,形成強大的整體推進合力,提高社會救助資源利用的效能,努力滿足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需求,讓困難群體得到更多的實惠和幫助。

二是大力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福利事業。要以加強社會福利制度建設為重點,針對老年人、殘疾人、孤兒(棄嬰)不同群體的特點,健全各項制度,完善服務設施,逐步擴大惠及範圍。老年人社會福利要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努力滿足養老服務需求為著力點,對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要強化政府保障責任,啟動實施面向農村五保對象的“霞光計畫”。對社會老人則以服務需求為導向,以優惠政策為牽引,動員整合社會資源,積極探索推進多種形式的養老服務方式,加快發展社會化養老服務事業。兒童社會福利要認真貫徹15部委《關於加強孤兒救助工作的意見》,全面落實養育、教育、醫療、康復、住房、就業等各項政策;繼續實施、按時完成“明天計畫”,並建立制度化、經常化、社會化的長效機制;啟動 “兒童福利機構設施建設藍天計畫”,明年完成四分之一地級城市兒童福利機構建設改造任務;認真做好涉外收養與國際公約的接軌工作,確保涉外收養工作健康有序開展。殘疾人社會福利要與社會救助、慈善事業相銜接,推進福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改革試點工作,促進殘疾人集中就業和分散按比例就業。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努力建立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認真做好福利彩票發行管理工作,切實加強銷售網路、技術系統、誠信體系、管理制度和人才隊伍建設,確保完成發行量增長10%的任務。進一步完善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辦法,確保公益金全部用到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上。

三是繼續完善和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以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表彰為契機,推進各項優撫安置政策的完善和落實,切實保障廣大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繼續提高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加快優撫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步伐,確保重點優撫對象生活水平與社會生活水平同步增長。力爭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早日出台《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方案》,完善相關配套法規政策,總結推廣各地在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就業方面的好做法,不斷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繼續做好軍休幹部的接收安置工作,穩妥推進軍休幹部住房、醫療改革,提高軍休服務水平,落實好軍休幹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二)著力建設城市和農村社區平台

城鄉社區這“兩個平台”,是加強基層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又是服務城鄉居民的重要載體,在動員和組織人民民眾有序參與社會管理和互助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06年,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認真研究解決民主選舉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有力推動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進行。召開全國深化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座談會,對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部署,命名表彰了一批“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以創建和諧社區為主題繼續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社區居委會換屆直接選舉率穩步提高。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明確了社區服務目標任務,提出了社區服務政策措施,有力推進了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在全國範圍內學習宣傳了“社區工作者楷模——譚竹青”的先進事跡。繼續開展萬家社區圖書援建和萬家社區讀書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