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超:開展水稻機插秧技術示範推廣工作體會

三、機插秧苗培育技術成熟、簡單、易學、易掌握 

機插秧苗的培育技術是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體系中的關鍵技術,與常規育秧相比,播種密度大,標準化要求高。其技術成熟與否是推廣機插秧成敗的關鍵。

與PF445S型插秧機配套的育秧技術,是簡易田間培育技術。它不用廠房、溫棚,不需要設備,而是直接在田間製作苗床、播種、保溫、保濕、出苗、綠化並煉苗,與常規育秧相仿,簡單、易學、易掌握,技術非常成熟。只要按照育秧規程操作,一般農戶均可輕鬆培育出適合機插要求規格的秧苗來,對培育過拋秧秧苗的農戶那更是輕而易舉。但需要強調的是:1、種子必須進行技術處理。因機插秧播種密度大,要求成苗率高,總體素質均衡,所以必須進行精選、消毒、浸種、催芽等技術處理;2、為減少漏插,播種特別講求分布均勻,儘量避免稀密不均狀況;3、若是旱育:①為防立枯病,應特別重視苗床、營養土和覆土的消毒處理;②為保順利出苗和出苗整齊,苗床、營養土水分含量應達80%以上;③為促進盤根,充分發揮旱秧優勢,在苗期管理過程中,表土不發白、秧苗不捲葉就不必補水。4、若是濕潤育秧,為防爛根死苗,兩葉期前不能建立水層;5、若機插面積大,應根據插秧機工作效率,機手熟練程度和田塊具體情況,作好合理的分期播種工作,免插超齡秧。

我們開展機插秧技術試驗工作及摸索的相關技術規範,得到了市局的肯定,並於今年10月在我站舉行了全市水稻機插秧技術培訓會。總體講,水稻機插秧技術成熟,效益明顯,加快發展勢在必行,全國許多省市已走在我們前列。加快推行機插秧技術,對於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減輕農民勞動強度,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促進重慶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相信,只要我們統一認識,堅定信心,紮實工作,就一定能夠取得機插秧技術推廣的成功。(沙坪壩區陳家橋農機站工程師羅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