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農村建設的幾點思考

三要著力化解村級債務。村級債務重不僅會影響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會制約農村經濟發展。許多行政村由於村集體所欠的陳年舊帳,影響了信用村的評定,村民發展生產就難以得到信貸支持。從我縣村級債務的來源來看,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信用社發放給村集體用於扶持貧困農民發展生產而無法收回政策性貸款;二是九十年代實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盲目要求部分行政村修建村辦國小所欠的工程款;三是在早期實施“村村通”等工程中由於財政補助標準低,要求村級予以配套,修建村道等基礎設施時所形成的債務。這些債務的形成相當程度上都有國家政策性的因素,因此各級政府應立足實際,採取有效措施,協助化解村級債務。如對信用社的政策性扶貧貸款,國家可在給予信用社適當補助的基礎上予以註銷相應村級債務;對“普九”建設和“村村通”工程造成的負債相關部門可考慮追加項目補助資金用於村集體還債。

四要加強農村招商引資。我縣新農村建設要立足於海峽西岸經濟區省會衛星縣這一區域定位,發揮對台優勢,加大農村農業發展招商引資力度,加強梅台農業合作。在生產發展上積極引導台灣良種、深加工設備、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閩清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在新農村建設上,對具備條件的鄉村,可在徵得民眾同意的基礎上,通過招商引資建設農業生態旅遊村,對全村進行全面規劃和搬遷改造,提高新農村建設檔次。

五要建立村級工作激勵機制。村級兩委班子是發展農村經濟和建設新農村的核心力量,充分調動村兩委班子工作積極性、建設強有力的基層組織隊伍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工作。要全面加強村黨組織建設,健全村級民主法制,引導和扶持村中的能人、發展經濟的帶頭人擔任村主幹。要加強村級組織隊伍培訓,不斷提高村幹部的各方面素質,提高村級管理水平。要按照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村幹部工資待遇,對長期擔任村主幹的離任後適當給予經濟補助,對於年輕、有文化且在村級組織中工作出色的村主幹要為其創造考乾機會,充實基層幹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