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教師志願者工作體會

初到印尼的日子拘束、謹慎、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和以前在中國的自在、舒服、無所顧忌的生活相比,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在印尼的日子快要結束了,但是突然覺得有些不捨, 又快到了依依惜別的時候,又到了深情回顧的時刻. 回顧些什麼呢?是把我這幾個月的教學情況,和學生一起渡過的時間一一回顧一番?若說這些,印尼教師節的鏡頭,學生課堂里求知的愉悅,給學生分班時的緊張,棉蘭演講比賽的體驗……

這些情景都是歷歷在目,難以割捨與學生的師生情,難以割捨與校董阿姨的“母女情”,難以割捨與鄉野的那份純淨之情.驀然回首,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是那么的快,帶有歡笑的日子在無聲的日子裡悄然飛逝,在這些日子裡,我除去了一些浮躁,感謝這段日子,無論是我自己的思想,還是我的教學工作,都有極大的改變.

在印尼對於我自己來說,我更多的學會了如何去和別人交流,更多的學會了如何去耐心的將別人的話聽完,除去了那種做事風風火火的浮躁,這一路更加堅定的相信自己要學的東西很多,人需要終身學習.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作為一名志願者,對待工作要用盡全力,對待周圍的人要與人為善,對待學生要有“用心,責任心,耐心,愛心”.

我先講講我所在的學校,以及這裡的中文教學情況.我們學校算是華校,因為八分之八十的學生都是華人子弟,只有小部分的學生是印尼友族.學校規模儘管不是很大,可能相當於國內的一些國小規模吧,除了教室,學校辦公室,圖書室,食堂,就是一個小操場,當學生下課後,操場顯得特別的擁擠,學生上體育課也需要去附近的公園.說實話初次對我們學校的印象不是很好,沒有高大清幽的參天大樹,沒有盡然有序的建築,覺得沒有國內學校的那種書香氣,但是這以後的發生的一切,讓我對於這個教學環境在思想上發生了改觀. 課堂上的學習生活,如岸邊的水草隨著微風輕輕地擺動,顯得那么舒展。一到下課時間,操場便熱鬧起來,笑聲,吆喝聲在校園蕩漾開來,這些都讓我覺得心情舒暢。

回眸過去,梳理記憶,這一年該留存哪些事件,該聚焦什麼畫面,銘記哪一個時刻呢?

我想講講讓我感動的學生,感謝學生在我第一次上課的時候,能耐心的聽我講完我的話,儘管不能適應我的口音以及我的英語,但是她們還是蠻有信心的聽我講完了.

有的時候一個小舉動就將我感動得五體投地,多少次,我經過學校操場的時候,學生站在三樓大聲喊“老師早上好”,儘管是洋腔洋調,但是至少流露出了她們的真情實意.

時間把我帶到了二月十四號,那時在高三年級三班上的課,因為高三這個班的學生不是那么聽話,上課的紀律不是那么好,應該說這個班是我第一次進的那個班,可能是因為第一次進印尼的學校上課,能學生留下的印象不夠嚴肅,太過和善,或是常掛笑容,沒有對學生過於威嚴的原因,一個疏忽造成在這個班上課的效果不是很好,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這也讓我不斷的反省自己的教學工作,思考解決的辦法.在以後的上課課堂上我故意佯裝得儼然是不近人情的老師,對學生很嚴格,說一不二,對學生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一一回絕,有時,我甚至想學生們會不會私下裡說我太嚴格呀,但是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對於學生的要求,在學生違反紀律的時候,在教訓學生的時候,其實我比學生更難過,我會冥思苦想自己到底是什麼地方出現了差錯.而就在那一天,我的疑慮解除了,在二月十四號情人節這天,我照常像平時樣的進這個班上課,在我進入教室,我如往常一般眼光環視整個教室,學生們的表情顯得有些興奮, 我聽到了一些學生用英語和我說“情人節快樂”.為了避免上課前學生的興奮帶來的騷動,我沒有理會今天的情人節話題,我仍然不動聲色的繼續上課,在熟悉的下課音樂響起後,在我就要走出教室門口的時候,有學生大聲喊:“老師,您等等”,我回國頭,頓時發現全班的學生都站起來大聲跟我說“老師,情人節快樂!”,這一刻,我是那么的驚奇,這一刻,我從前的疑慮釋然,這一刻,我的心是暖烘烘的, 我都沉醉在樸素問候的的溫暖中……在印尼,與其說是情人節,不如說成是“愛心節”,情人節這天,送禮物不限於情人間,可以送禮物給親人朋友同學,如此說來倒有些像“愛心節”,“愛心節”的問候是我在印尼渡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節日吧.

從來教學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常態的課堂下肯定是千變萬化的,尤其在國外漢語教學的這樣的一個大的教學環境下,對於學生來說我是一個不熟悉的外教老師,語言不通更加阻礙了與學生的交流,因此教學上肯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不能如同齊宣王那樣“諱忌忌醫”,我的課堂同樣出現問題.以下是發現的普遍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首先,我先談談教學中出現的最普遍的問題:我們學校大部分都是華人後裔,學生大部分也能說閩南話,但不會說國語,而且只有小部分的學生能聽懂華語,卻不能開口說華語,而能說華語的學生,說的華語我能會其意,但也讓人聽起來覺得彆扭,學生的一聲和四聲容易混淆.二聲的調值不夠,三聲不準,甚至完全沒有三聲.“zhī ,chī ,shī ,rì ”的翹舌音發音困難,“yú ”的音完全沒有,而兒化音那更是難上加難了.學生學的漢語拼音發音不是很最準確,學生喜歡用印尼文的“拼音”,標拼音沒有聲調,複韻母完全用印尼文的發音,可以說學的漢語拼音,學生們都有自己的一套特殊化的“語言學習記憶”系統.這箇中介語系統在一定的程度上最後還是阻礙了學生學習正確的發音.在不斷的摸索中發現學生對於誇張法與帶音法學習“yú ”的發音很快,在多次的模仿學習後竟能發準.另外,我也曾嘗試過用繞口令,遊戲,童謠,故事,歌曲教學,儘管教學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能明顯的感受到學生對於漢語的興趣有所改善.學生對於繞口令可謂是特別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