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教師志願者工作體會

另外,我也對於因所帶的班級較多,人數眾多,而學生的教學層次參差不齊的問題作了一個實質性的探索與試驗.班級課堂紀律不是很好管理,對於我們在我與學生還沒有建立起教學默契的時候,我的課堂控制能力低下,我的自我效能感讓在這個問題上倍受打擊.要改變學生這種學習水平高低不平的狀況,我將學生分成基本能講一些漢語,能跟華語老師用漢語交流,漢字的基本筆畫能交代清楚的學生分到a班,將能聽懂漢語但是寫字有困難的學生分到b班,將能聽懂華語老師的所講問題的大部分內容的學生分到c班,將學習態度不是很端正的學生,基礎較弱的學生分到d 班,當然,在對學生不是非常熟悉的情況下,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這樣分班肯定是難免有些粗糙的,這也在分班之後體現了出來,學生經常單獨的找我要求換班,給我和學生都帶來了一些麻煩.分層次教學之後,發現效果儘管沒有預期的那樣好,但是我自我認為教學效率的確比以前好.我深切的體會到:

(1)真正的教學目標具體的落實到課堂上時,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教學目標首先要劃分清楚,教學重點要有所偏重,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聽說領先,讀寫跟上是我一直提倡的做法.另外,我注意到在選擇教學題材的時候應貼近學生生活,廣徵教學材料,並能選取吸引學生的教學材料.

(2)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來授課,解決漢語基礎好點的學生重複學習或是教師所講的內容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的問題.

(3)將分成不同教學層次不等於就解決了最大的困難,還要將教學計畫落實到每一課,最好將教學內容再分成不同的教學模組,而每一模組要讓紮實掌握,這樣一環緊扣一環,學生才能有所成功的學習漢語的體驗.

(4)在分班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可能教師的工作量會加大,但是做這個工作的過程前最好能先做一個總體的規劃,製作一些學生信息的表格,避免重複的工作.

(5)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思路清晰,不要太高估學生,也不要太低估學生,教師避免出現教學思路的跳躍,另外,教學節奏應和學生的水平相適應,教學節奏太快,學生跟不上,學生學起來會吃力,教學節奏太慢,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

(6)教師上課要用自己的情緒去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不要學生出現不懂或是學習情緒不夠高漲,教師就認為學生學習不認真或是學生水平不夠,這時不能對學生有所放鬆或是無所失措,要及時調整教學計畫,以達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7)對學生應有必要的嚴厲,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有時候可能有一個奇怪的念頭跳出來,學生可能是聽不懂所以會犯錯誤吧,該有的原則還是要講,該狠下心來的時候不能猶豫,上課時候我們的角色就是老師和學生,我們不能違反這個角色的扮演,對學生是應該賞罰分明,平等公平.

和學生的交往應該說是比較單純的,而對待周圍的人,我一直認為待人要謙和誠懇,與人為善,這點到哪裡都適用.與別人交往是一個雙向的過程,華夏民族有著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尤其與華人的交往,明顯的可以感受到這點.在民禮生活的這十個月,我打心眼裡感謝鄭怡茵阿姨,阿姨具有所有勞動婦女所具備的優點, 是阿姨教會我在印尼怎么讀一本生活的“無字書” ,多少次在路上遇到新奇的事物的時候,阿姨總是耐心的替我講解,多少次在閒談的過程中阿姨熱心囑咐該注意的問題,生病的時候校董阿姨不辭勞苦的帶我去看醫生,胃口不好的時候給我熬粥,在我工作緊張的時候給我送來可口的飯菜,在我孤寂無聊的時候,送給我學編中國結的書本,在我思親念鄉的時候,陪我一起渡過,在我因不會說印尼語遇到困難的時候,教給我簡單的印尼語,還有很多很多,這些都讓我銘記在心,這些我不知要說多少次謝謝,千萬次謝謝不足以表達我的感激之情,惟有一句一切盡在不言中……

感謝所有重視華文教育的相關人士,是你們讓我們志願者更加懂得自己的價值所在,感謝在生活上幫助我的人,因為你們的善良,讓我在印尼的日子能平安渡過,在印尼的日子,我體會到在寧靜的日子裡,你不要抱怨,抱怨只會讓你的生活更加舉步維艱,在簡單的生活里要知道自省,自省能讓你更加懂得現有的生活的珍貴,在孤獨無助的日子裡,要做精神上的強者,做強者讓你生活充滿陽光不會有陰影,在空洞的時候要有所追求,有追求讓你知道生活還在繼續,在幸福中要心懷謙卑,謙卑會讓你知道你還需要成長……

我想,對於我們大家,這個學期的學習生活是如流水潺潺那般。那些學生的陣陣歡笑,那些熱情待客的同事,那些學生展示個人才華的場景,那些難忘心田的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