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發展面臨時代挑戰

中國正處於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階段,農村人口素質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的瓶頸。從根本上講,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必須依靠農村教育,農村教育在中國人力資源強國建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凸顯。回顧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偉大成就,正視農村教育面臨的時代挑戰,深入探討適應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農村教育發展戰略,成為當前和未來農村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

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窮國辦大教育起步,中國政府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中國由人口大國向教育大國的歷史跨越。在這一歷史跨越中,我國農村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

——農村義務教育走向全面普及。建國以來,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義務教育在黨和國家政策引導下逐漸走向普及。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各地根據不同時期黨和國家的教育政策,結合本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努力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普及工作,農村義務教育普及率不斷提高。到XX年年底,完成“兩基”驗收的縣占全國總縣數的比例達到98.5%,“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99%。

——農村高中階段教育規模有較大發展。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村人口接受高層次教育需求的增長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拉動,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我國高中階段教育開始以較快的速度穩步發展。據統計,XX年年農村國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為33.3%,同時農村國中畢業生升入非普通高中學校的也占一定比例。農村人口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機會有了較大提高,而且提高速度較快。

——青壯年文盲基本掃除。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農村面臨的一個重要教育問題和社會問題是掃除文盲,中國政府致力於掃除文盲工作。經過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努力,掃除文盲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和顯著成就。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20世紀90年代的掃盲目標:全國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使青壯年中的文盲率降到5%以下。XX年《中國全民教育國家報告》顯示,XX年至XX年,中國青壯年文盲已經控制在4%左右。

——農村教育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中國小危房面積占校舍總面積的16%,且危房多數集中在農村。經過30年的建設,到XX年年底,全國農村國中和國小校舍建築面積達81507萬平方米,危房面積所占比例下降到3.6%。農村中國小體音美器械配備達標學校數的比例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老三室”改造工作不斷深化,“新三室”建設正在有序推進。農村教育辦學條件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農村教師學歷達標率不斷提高。在我國高等教育和教師教育發展的推動下,我國農村教師學歷達標率不斷提高。據統計,XX年年農村國小專任教師達到高中階段畢業及以上的學歷、農村國中專任教師達到專科畢業及以上的學歷和農村普通高中專任教師達到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的分別占99.0%、96.0%和81.2%。

——支持農村教育發展政策不斷完善。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採取了許多支持農村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如,“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以及東西部教育對口支援、城鄉教育對口支援政策等,有針對性地支持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村教育發展。

挑戰

在新的發展觀視野下,在新的發展階段,農村教育要以其取得的偉大成就為起點,不斷梳理和研究發展中遇到的新課題,積極地迎接時代挑戰,以期在更高層次上服從和服務於農村乃至國家發展的大局。

——農村教育體系迫切需要調整。農村教育體系,按階段可以分為學前教育、國小教育、國中和高中教育,按類型可以分為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從階段上看,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是農村國小教育和國中教育面臨的主要矛盾,也是未來農村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和工作重點。農村高中階段教育和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在保證質量基礎上穩步擴大規模的問題。從類型上看,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面臨的問題更加突出,許多地方出現了普通高中“一頭熱”的傾向。提高農村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和成人教育的實效性,成為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農村教育資源分布現狀有礙教育公平。從巨觀上看,中國的教育資源分配存在較大的區域差異和城鄉差異。從縣域看,農村教育資源在縣城、鄉鎮和村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農村教育資源過分集中於縣城和鄉鎮,村級教育資源較為缺乏。縣城、鄉鎮和村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使得農村教育發展不僅面臨城鄉間教育公平問題,而且面臨縣域內縣城、鄉鎮和村不同層次間教育公平問題。農村教育資源的分布現狀使城鄉教育公平和農村教育內部教育公平的實現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農村兒童心理與教育問題凸現。我國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是在城鎮化背景下進行的。農村大量勞動力以農民工的形式到城鎮謀求生活和發展,這種大規模的農村勞動力流動對農村教育產生的直接後果是,許多農村兒童以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的身份,在農村和在父母所流入的城鎮接受教育。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與教育,農村留守兒童往往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個性,容易受到不良影響。由於缺乏穩定的生活,並且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與城鎮兒童差距懸殊,加之外界相應的支持措施不健全,流動兒童也面臨很多心理和教育問題。

——農村教師發展與培訓空間有限。由於農村教師繼續教育與培訓經費不足,加之農村教師工作時間緊,農村教師發展與培訓空間有限。在許多農村地區,小規模學校普遍存在,還有一些一師一校的國小,這些學校的教師要教一個或多個年級的所有課程。教師沒有時間參加培訓,即使有時間參加培訓,也往往只能參加一個科目的培訓,其他科目的培訓限於教師本人的時間、精力、經費等而無法進行。這種情況的存在,極大地限制了農村教師發展與培訓的空間,給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素質提高帶來了許多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