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檢察長工作心得體會

加強訴訟監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公平的社會。只有在一個公正的環境裡,社會才能和諧穩定、健康發展,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各得其所。檢察機關要通過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刑事訴訟和民事行政訴訟活動的監督職能,糾正司法不公現象,維護民眾的合法權益,實現社會的公正。要加強立案監督、偵查監督、審判監督和刑罰執行監督,監督糾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和有罪判無罪、重罪輕判,以及不依法交付執行、違法辦理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等問題,切實防止和糾正打擊不力的現象。要把打擊犯罪與保護民眾合法權益有機結合起來,對於違反法定程式,不該立案而立案、錯捕、錯訴、輕罪重判、無罪判有罪,侵犯訴訟參與人合法權益的現象,要堅決予以糾正,依法保障人權;堅持訴訟監督和查辦職務犯罪相結合的原則,注意發現和查處司法不公、執法不嚴背後的職務犯罪案件,嚴懲司法腐敗,維護司法公正和法律尊嚴。

正確處理涉法上訪問題,支持民眾合理訴求,維護社會協調平和。和諧社會是一個寬容平和的社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任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檢察機關要牢固樹立“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執法思想,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民眾的訴求,滿腔熱忱地傾聽民眾的意見和要求,真心實意地維護民眾的合法權益。要積極拓寬、暢通人民民眾對公正的訴求渠道,嚴格落實責任和措施,限期辦結,防止出現拖延耽擱;對辦結的案件,加強回訪和跟蹤檢查,確保取得民眾滿意的效果;積極拓寬、暢通民眾對公正訴求的通道,建立健全以預防控制、信息傳輸、快速反應、協調配合等為主要內容的信訪工作長效機制,依法及時解決民眾的合理訴求。對涉及檢察工作的來信來訪案件,要逐案制定具體解決方案,妥善處理民眾涉法上訪問題,化解矛盾、排除糾紛,把問題解決在首次辦理環節,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努力維護好發展穩定大局。

迅速應對複雜矛盾和突發事件,增強維護社會和諧的應緊應變能力。正確處理社會矛盾和突發事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也是衡量檢察機關執法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隨著改革深入推進,社會利益關係更為複雜,各種矛盾更加凸顯,棘手問題層出不窮,突發事件時有發生。檢察機關直接面對社會和民眾,承辦大量案件,每一個案件的背後,都可能隱藏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檢察機關辦案過程就是處理社會矛盾的過程。特別是當前許多社會熱點問題,如土地承包徵用、城市房屋拆遷、企業破產、職工下崗等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處理不好就可能激化矛盾,影響社會穩定。因此,廣大檢察幹警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增強責任意識,進一步提高化解矛盾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進行科學預測、科學決斷,把握矛盾的發展方向,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及時作出判斷。對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做到早防範,早化解。要增強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冷靜分析,沉著應對,弄清事件的性質和原因,果斷處理解決,防止驚慌失措,處置不當,留下隱患和引發新的矛盾。要講究策略和技巧,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敢於突破舊的落後的思維和習慣,充分利用各種條件,使矛盾得到化解,使問題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