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工作會議心得

“大拆遷確實使城市煥然一新”。但是代價太大了—試問,因為拆遷引起住戶與拆遷執法者矛盾激化而死了多少人民生命?事實上,黨中央費了很大功夫才使剛剛有所改善的黨群關係,因為大拆遷而前功盡棄,黨群關係人民與政府的關係更加緊張了。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5日—7日已經在京舉行。今天上午細細研讀了公告,有如下體會:

(一)處理好快發展、調結構、管通脹的關係。

會議首先肯定了我國在XX年第四季度以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取得的顯著經濟成果,及在複雜經濟環境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經驗,提出了在XX年中,要處理好經濟仍能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注意,這三者是有矛盾的,調經濟結構如果過快,下降投資比重,管理通脹預期如果立即實行從緊貨幣政策,都會使經濟迅速冷卻,使經濟立即轉慢、甚至停頓及二次探底,所以要處理好三者關係,因此估計不會採取過烈過猛的剎車政策,但會小心翼翼地注意後兩點)。真通脹至今未發生,現在提出管理“通脹預期”,世界少見,預期是一種心理狀況,很難管的。但水、電、油、食用油等確實在漲。

(二)繼續政策連貫性、延續性,但要加針對性、靈活性。

經濟政策最主要的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繼續實施XX年的積極的(即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XX.10—XX.10實際上是十分從緊的貨幣政策,XX.11起—XX.8實際上是十分寬鬆的貨幣政策,XX.9後是逐步略有收緊的貨幣政策,估計XX年1—3月又會實行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又提出要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這就是說,如果發生通脹前期症狀,就會有所收縮,並不會像XX年那樣“天女散花”、“陽光普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會對產業結構調整進行針對性強、更靈活性的有重有輕的微調或中調。因此,在明年1—2月放鬆貸款後,後邊可能會一點點緊起來。

(三)擴大直接融資,引導規範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中央全會可能怕對股市影響太大,提到不多,但明確講到,要“積極擴大直接融資”。這句話含義很重,本周一下九隻股票發行,恐怕創造歷史新紀錄。這么密切地發新股,就是“積極擴大直接融資”啊。此外,XX年據悉直接融資比例也較大,前一段傳說匯金公司願意放棄紅利來充實銀行資本金,李劍閣一席話就將此謠言打破了,他提出:銀行擴充資本金,要用市場化方式,實際上是仍讓諸銀行到股市中通過增發、配股來募資,這一募就得XX多億元。同時,會議又指出:要引導和規範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估計,半年左右後要融資融券及推出股指貨,這對大盤權重股、淨資產高的公司有利)。走國際化、規範化道路。

(四)提高信貸質量、效益,嚴格控制對“兩高一剩”產業貸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貨款,著力提高信貸質量和效益。注意:中央沒有提信貸數量,即仍舊是適度寬鬆的,但貸款質量、效益要提高,錢要用在刀口上。對高耗、高排及產能過剩行業是一種抑制性措施,這對這些行業的上市公司不一定是利空,非上市公司中貸不到款,更難維持了,就可能被淘汰,被兼併。這也在提醒銀行,貸款不要流入房地產與股市,但其實這很難做到的,資金如水,無處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