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思考

對當前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思考

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既是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需要,也是進一步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的需要。近年來,全縣各級基層黨組織按照上級黨委、縣委的部署和“五個好”、“六個好”的目標要求,對農村基層組織進行整頓和建設,做了大量有針對性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用“五個好”和“六個好”的目標要求全面衡量,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標準來對照,依然存在很大不足和很多突出問題。 因此各級黨組織,認真研究當前我縣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方法、新路子,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一、目前我縣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突出問題 客觀地分析形勢,當前我縣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部分基層幹部的現有素質與領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不相適應的矛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基層黨組織強化領導和服務的作用,而部分農村基層幹部尤其是經濟相對貧困地區的幹部在這方面的素質相對較弱。主要表現為:從思想素質看,一部分基層幹部傳統的思想觀念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適應;從政治素質看,在部分基層幹部中存在著淡化政治的不良傾向;從能力素質看,少數同志領導工作水平與所肩負的歷史重任不相適應;從作風素質看,一些基層幹部的領導作風與民眾的期望和要求不相適應。

(二)農村黨組織設定的模式化與農村經濟形態的多元化之間的矛盾。目前村黨組織設定基本停留在按地域劃分的模式上,黨組織設定形式與多元化的經濟組織形式不相一致,給黨組織活動和黨員的教育管理帶來諸多不便,影響了農村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發揮,也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村經濟薄弱村轉化的艱巨性與農民實現共同富裕願望的迫切性之間的矛盾。“既要有人辦事,還要有錢辦事”。農村基層黨組織只有在加快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為廣大農民民眾辦實事、謀福利中,才能真正確立它的核心領導地位,黨組織才有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但目前,在我縣還存在著很多經濟薄弱村,甚至是“空殼村”。由於集體經濟相對貧困,黨支部缺乏帶領民眾脫貧致富的必要的物質條件,修橋、鋪路等社會公益事業無力去辦,黨組織在民眾中的威信不高。這一點在自然條件差,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的牧區表現得尤為突出。

(四)新時期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創造性與黨建工作的傳統方式發生碰撞。目前部分農村黨組織對變化了的形勢仍然認識不夠,研究不夠,改進不夠,有的習慣於“單打一”,就黨建抓黨建的現象仍很突出;有的黨員活動內容和形式單一化,適應不了黨員日益增長的多方面的需求;有的在評價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著“三重三輕”的現象,即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結果,重共性、輕個性,既影響了對黨建工作的正確估價,也容易產生錯誤的工作導向。

(五)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與市場經濟對農村黨建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間的矛盾。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黨員幹部以及廣大農民民眾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現實要求都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們既需要市場經濟知識,又需要實用技術的武裝;既追求豐富的物質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與此同時,市場經濟對農村黨員尤其是廣大農民的思想價值觀念和道德文化水準,也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特別是少數富裕起來的農民集體觀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虛,有的甚至熱衷於宗教迷信活動,這些都給農村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但近年來,農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卻出現了相對弱化的趨勢,一些基層黨組織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緊,對農民民眾的教育重視不夠;一些地方機關“會多為患”;一些黨員幹部在傳達上級的指示精神中也有層層打“折扣”,結果是民眾“有一半聽不懂”、“聽懂的有一半不會做”、“會做的有一半沒效果”。 從實踐來看,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觀環境的影響,主要可以概括為“四個不足”:一是農村改革開放發展勢頭迅猛,在幹部和思想的準備上顯得不足;二是對市場經濟產生的負面效應以及市場經濟對農村黨建工作的挑戰認識不足,相應的措施沒有跟上,也不配套;三是少數基層幹部“兩手抓”的素質具備不足,農村黨建工作擺不上位置,削弱了黨的領導,造成了實際工作中的一手硬、一手軟,出現“兩張皮”的現象;四是黨的建設上理論準備不足,黨建工作的理論研究相對滯後,在實際工作中產生了一些偏差。 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及對策 近年來,我們解放思想,大膽實踐,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路子。通過幾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實踐和理論學習,我以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應從以下幾外方面抓起。

(一)以黨的基本路線為指針,準確把握農村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向。

第一,在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全局中,縣委必須首先把農村基層黨組織這個前沿指揮部建設好。從我們且末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實際來看,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表現出了明顯的一致性,哪裡的基層黨組織戰鬥有力,那裡的工作就紮實有效,經濟建設就能迅速發展。反之,一些地區之所以長期發展不起來,經濟落後,就是因為這些地區的基層黨組織戰鬥力不強,缺乏一個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好的帶頭人,缺少一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好路子;一些地方人心渙散,治安混亂,思想文化道德水準下降,宗教氛圍不斷濃厚,也是因為基層黨組織作用弱化,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鈍化所致。實踐證明,基層黨組織強,一強百強;黨員幹部作用好,一好百好;集體經濟富,一富百富。因此,農村工作千條萬條,首先一條就是要把農村基層黨組織這個“前沿指揮部”建設好、鞏固好,這是搞好農村工作、推動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關鍵環節和首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