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鄉活動小結2篇

二、特色展示 共同提高

四xx中一行人在楊義國校長的帶領下於9月27日7點到達了訥河市教師進修學校,得到了進修學校王交發副校長一行人的熱情接待,在稍作休息後我們就立即趕往了第一所支教學校---訥河市永豐中心校。進入校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寬敞整潔的操場,乾淨的教室,熱情的教師們。送教老師到達後沒有休息就投入到緊張的準備工作中。幾位老師又根據學校實際對授課內容做了調整,努力使課堂收到最好成效。在授課過程中幾位送教老師分別在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四個學科展現了四xx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結合我校實施的“問學案”的教學模式,努力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一向沉悶的課堂氣氛在鄉鎮學校的課堂上消失了,原本沉默寡言的鄉鎮學生在與城區教師的對話交流中思路敏捷了。

三、課例研討,城鄉師師對話。

課後幾位任課教師與送教學校的老師們進行了熱烈的課例研修、互動研討,幾位送教老師首先談了自己對這節課的設計思路,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討論既務實,又有成效。我校語文組的市級骨幹教師--趙瑞老師的《蘇州園林》一課得到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趙老師深厚的語文功底,靈活機智的課堂駕馭能力,對學生很強的親和力,給每位聽課老師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引發了大家對語文教學的思考。英語學科的楊懿老師的英語課給所有聽課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師們一致認為楊老師素質好,課堂活躍,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對於初一學生能有針對性的利用圖片、聲音等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數學學科的劉瓊老師是一位年輕的高級教師,在學校擔任初三畢業班的班主任工作,(為使此次送教下鄉更有實效,學校選派了兩位初三老師)聽課結束後老師們一致認為劉老師的《一次函式》一課講解細緻,深刻,教學嚴謹,規範性強,同時在授課中的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方法獨特。物理的劉雄姿老師是我校物理組組長,她所準備的課題為《測小燈泡電阻》,為使物理課上的更有實效,劉老師準備了大量的實驗器材帶到送教學校,使課堂的氣氛更活躍,學生聽課的興趣更濃了,學生們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實驗器材,第一次動手做實驗,他們終生難忘,也更願意學物理了。看著學生們求知的目光和淳樸的笑臉,我們真切感受到我們此行的意義。幾位訥河的老師們也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由於農村學校的硬體設施和實驗器材比較缺乏,給實際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但同時也認識到生源與硬體不是進行課改的必要條件,在條件簡陋的情況下,只要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精心處理好教材,堅持學生的主體思想,相信學生,同樣能獲得成功的滿足。關鍵的是自己要去思考,要去嘗試,要去改變,要去實踐,進而有積極的課改意識,形成濃厚的教改氛圍。老師們侃侃而談,從教材的解讀、教者的教學環節、自己的收穫和感悟、個人的思考等方面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研討氛圍濃厚,氣氛熱烈而融洽。並且幾位老師還互留了聯繫方式以及今後共同教研的想法。

四、專題理論講座與送課下鄉緊密結合。

專題理論講座的目的是集中解決鄉鎮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困惑。下午送教老師分別結合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經驗體會和專業發展團隊的作用發揮以及校本教研等方面做了題為《農村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淺談國中物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自製“數學筆記”---問學案》、《注重校本教研 加快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題講座。由於講座教師是我校的一線教師,作為市、區級教學骨幹,他們不僅對新的教學理論思想有較全面、較深刻的理解,而且他們作為教學第一線的實踐者、改革者,有將理論轉換為實踐的經歷,品嘗過在這種轉換過程中的甘苦,因而他們結合這幾節課在專題講座中講出來的東西具有地域性,針對性,更貼近鄉鎮中、國小教師的需要,而被他們理解和接受,更能進一步幫助解決鄉鎮中、國小教師的理論觀念問題。訥河市教育局的房恆如副局長做了重要講話,講話切中要害,語重心長,既闡釋了本次活動的意義,又談到了本次活動的亮點,並對今後的教研工作、教學工作提出了要求,明確了訥河市教育今後的發展方向。會上,訥河市教師進修學校的王交發副校長對今後的教研工作作了具體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