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農機化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重點

一、二00九工作總結

XX年,縣的農機化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以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用“xxxx”重要思想總攬全局,積極調整最佳化農機裝備結構,以機制創新、技術創新為動力,加大農機實用新技術、新機具推廣力度,提高農牧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為農牧業增效、農民增收服務,促進了農機化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一)農機化發展及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到XX年末,全縣農牧業機械總動力達到2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9;農用拖拉機擁有量達到5090台,比上年增長4.3;其中大型拖拉機946台;各種配套機引農機具達到6000餘台,其中精少量免耕播種機1576台;飼草料及農作物秸桿加工轉化機2181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發展到3651台;農用排灌機械9627台,其中節水灌溉機械84台(套)。全縣農牧業機械總值達到1.9億元。XX年,全縣共完成機耕108萬畝;其中深耕深松61.6萬畝;完成機械播種93萬畝,其中精少量播種完成53萬畝,免耕播種完成12.4萬畝;機械深施化肥62.8萬畝;秸桿根茬還田完成12萬畝;機械收穫完成6萬畝;農用適用技術培訓和勞動力轉移培訓3159人次,其中新培訓駕駛員489人,農機適用技術培訓2350人次;拖拉機入戶率達到85,拖拉機檢驗率達到80,均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責任目標。

(二)、主要工作措施明確工作思路,確定重點,全力推進農業機械化。XX年,我們在認真貫徹學習中央一號檔案和縣委十二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的基礎上,緊緊圍繞縣委、政府提出的農村經濟發展思路,把最佳化農機裝備結構、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作為工作重點,抓住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實施“兩減免、三補貼”政策,積極引導調動農民、農機戶及農機服務組織,購置先進農牧業機械的積極性,增加投入加快大中型現代農機機裝備的發展步伐,逐步解決“三多三少”問題,據不完全統計XX年全縣新增新型拖拉機760台,其中大中型450台,新增各種配套農機具980台。使我縣的農機擁有量和配套比都有新的提高。

2、圍繞農牧業結構調整提供高效的農機化服務一是圍繞糧食生產組織開展農機科技入戶服務。在丘陵區開展以深松,秸稈粉碎還田免耕播種為主要內容的“沃土增墒”旱作農業節水技術服務,在平川區開展以精少量播種、化肥深施為主要內容的節本增效技術服務,總實施面積達到75萬畝。二是圍繞設施農業開展機械化作業服務,從機械化建牆體,到棚室生產管理機械化一條龍。全縣組織20多台挖掘機和70多台鏈式拖拉機參加了大棚建設,又引進了園田管理機和捲簾機提高蔬菜生產機械化水平,加快了棚室建設進度,減輕了農民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深受農民歡迎。三是圍繞牧業生產開展農作物秸稈加工轉化技術服務,全縣共組織XX多台飼草料加工機械,加工牧草5萬多噸,農作物秸稈30多萬噸,有效地服務了畜牧業的發展。

3、積極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我們堅持以建龍頭、抓大戶、扶持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經紀人隊伍為主要措施,加快了農機服務產業化、社會化進程。

一是鞏固發展縣級龍頭服務組織,XX年又投入10萬元,新增玉米聯合收割機、園盤耙、鏇播機、精量播種機、秸稈粉碎還田機、深松機等大型機具。現在能承擔農機系列化作業,大型水利工程及部分道路、建築工程,拓寬了服務領域,提高了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