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統戰工作總結

近年來,**縣委統戰部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搭建有效平台,堅持做好統戰服務,緊緊圍繞“服務、組織、穩定”三大職能和“開放統戰、基礎統戰、形象統戰”三大工程,突出“經濟統戰、和諧統戰、活力統戰”三項重點工作,努力提高服務保障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全縣統戰工作凸顯新亮點、新特色

一、突出經濟統戰,為加快發展鼓實勁

一是實施“信心工程”引導企業逆勢發展。組織開展經濟形勢宣講活動,召開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5次,邀請市縣專家和高校教授來桂授課2次;開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金點子”徵集活動,收集意見建議300餘條;召開銀企座談會2次,協調金融機構為11家重點非公企業發放貸款1.615億元;組織開展“抱團取暖、合作雙贏”攜手互助活動,引導46家骨幹企業幫扶困難企業39家;組織黨外科技特派員進駐企業指導企業技改項目42個,有效提振了企業的發展信心,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提速增效。

二是深化“萬企聯村”引導村企共贏發展。進一步加強了政策扶持、政務支持責任制和基層黨建互幫互助機制建設,努力創新非公黨建機制,開創了非公黨建工作新局面,作為好的典型,縣工商聯主席李小龍代表**在省里作了題為《“五個注重”推進非公經濟黨建工作科學發展》的發言,有力地推介了**經驗。在爭取財政、經濟、銀信部門支持的同時,有效整合了基層黨建資源,推動了村企項目對接、產業開發實現新的突破。今年新增共建對子18對,目前全縣已有112家非公企業與138個村成功實現對接,其中聯辦農業產業基地12萬畝,投入資金8600餘萬元;省財政廳下撥我縣“萬企聯村、共同發展”農業專項資金7萬元;安排非公經濟人士擔任村級經濟顧問72人、任村幹部80人,幫扶農戶3萬餘戶。

三是強化“築巢引鳳”引導返鄉創業。堅持以承接產業轉移先行先試為契機,積極為返鄉人員創業搭建平台、落實優惠政策提供協調服務。年初,組織黨外代表人士就推動全民創業進行調研,協助相關部門制訂出台了“返鄉創業優惠證”制度,有效打造了返鄉創業的“綠色通道”,引導廣大在外發展人員形成返鄉創業的高潮。全縣有返鄉創業實體數增到2200個,創業人數2118人,帶動就業7000人。

二、突出和諧統戰,為社會穩定做貢獻

一是認真做好民族工作,確保民族團結和睦。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少數民族扶持政策,縣委縣政府將每年民族事業發展金、民族鄉發展事業金10萬元、民族村發展事業金6萬元列入縣財政預算,並優先實施了全縣2個少數民族鄉鎮通村公路硬化和5個新農村示範村建設。積極聯繫省佛慈基金會為華山瑤族鄉困難戶捐贈善款4.2萬元、大米2100斤。鼓勵“萬企聯村”參與企業投身山區,發展野菜和藥材種植基地1.1萬畝、珍稀食用菌栽培戶500餘戶、土雞養殖600餘戶。認真做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指導瑤族民眾參與《瑤人出世歌》、《迎新郎》和長鼓舞《度戒》的傳承與推廣,積極參戰了全市第五屆藝術節。

二是切實加強宗教管理,推動宗教和諧和順。深入全縣28個宗教場所組織開展《宗教工作條例》集中宣傳活動2次,舉辦宗教場所負責人培訓班1期。指導縣基督教堂委會班子成功完成換屆。創造性開展了“星級寺觀教堂和教職人員”創建活動,督促宗教場所加強規範管理,引導宗教人士和信教民眾熱心愛國愛教、社會公益和科學創業興業,爭創優秀五星級寺觀教堂和優秀五星級教職人員。

三是落實關照同盟者政策,營造社會安定局面。始終把妥善安置黃埔同學、起義投誠人員和地方武裝人員的晚年生活,作為服務統戰對象的大事來抓,積極維護全縣統一戰線的穩定。籌資成立了“**縣地方武裝人員困難救助基金會”,及時救濟困難人員,確保他們生活有保障。堅持定期走訪慰問重點人物,及時向他們介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引導他們發揮餘熱,關注全民創業和全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