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國土資源局年終工作總結及XX年工作計畫

XX年國土資源局年終工作總結及XX年年工作計畫

XX年是“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局在上級國土資源部門及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力支持下,結合“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以“三個走在前面”,爭當排頭兵為契機,以切實保護國土資源為重點,以增強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保障能力為目標,堅持保護與利用、服務與管理並舉,不斷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水平。內強素質,外樹形象,進一步轉變觀念,轉變作風,創新思路,深化改革,依法行政,狠抓落實,在機關內部建設和國土資源管理中心工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抓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準備工作。 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準備工作。抓住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機遇,吸取上一輪規劃實施的經驗教訓,著力兼顧基本農田保護、用地規模和各行業規劃的銜接。做到科學規劃、合理調控、保護、保障國土資源的科學利用。完成了《**縣土地利用背景與戰略研究報告》等七個專題報告和《**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四查清、四對照”工作報告》、《**縣(1997~2010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報告》,及時上報省、市,並通過了上級驗收。為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開展做好前期準備。 (二)抓好項目用地報批、會審工作,為縣經濟發展提供用地保障。 一是以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工作為中心,完成了工業園用地的農轉用報批,為縣經濟發展提供了用地保障;二是繼續抓好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的落實,印發了**縣鎮級人民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確保我縣耕地占補平衡、總量動態平衡;三是做好農村私人建房用地會審日常工作。 (三)全面加強國土資源市場體系建設,規範交易行為。 抓好土地有形市場建設,進一步規範礦業權市場建設。嚴格執行省廳《關於進一步規範礦業權市場建設的若干規定》,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礦業權交易機制,實現礦業權招拍掛出讓的根本性突破。 (四)加強征地管理,認真落實張德江同志三句“硬話”,堅決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利益。 1、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結合實際,研究探索制訂征地安置補償方式,著力指導被征地農民轉產轉業,解決失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出路問題。為擴社會各界對征地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進一步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 2、全面推進征地補償款預存制度、實名支付制度和聽證制度。對沒有預存征地補償款的,一律不予受理征地報批。繼續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關於進一步糾正侵害農民利益問題的通知》精神,搞好我縣征地中侵害農民利益專項治理工作。在建立征地補償款實名支付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預存征地補償款制度、征地公告和聽證制度,全面建立了征地補償工作長效機制,防止發生新的侵害農民合法權益的行為。 (五)整頓和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促進礦山依法有序開採。 1、重點抓好礦山整合工作。通過整頓和規範工作,一是基本遏制了無證非法開採、亂采濫挖行為;二是礦產資源開採的秩序明顯好轉;三是規範了礦山開採行為。達到了整頓方案中提出的“秩序良好、經營規範、安全高效”的目的。 2、加強礦山生產檢查工作。一是做好節日期間的礦山生產檢查工作,1—10月,會同有關部門共組織60多人次對全縣礦山進行生產檢查。二是對持證礦山和無證礦點在日常監控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排查,確保無死角。同時抓好持證以采養治臨時採石場的檢查,對存在問題的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整改指令或責令停產等。三是實行定期檢查制度。對重點礦山實行二個月檢查一次,建立檢查工作賬,把責任落實到個人,為礦山的生產安全打下較好的基礎。 3、認真抓好石礦場規範化開採、採石場關閉和復綠工作。按照“控制總量、提高質量、上關小、規模辦礦”的思路,嚴禁開辦年產10萬立方以下建築用石料礦場,堅決取締規模小、經營粗放、嚴重破壞和污染環境的小礦山。目前我縣採石場數量已整合為9個,符合上級下達的控制數量要求,並且基本實現了台階式開採。並按照市國土資源局及縣委的部署,認真抓好全縣石礦場的復綠工作,復綠面積達100002,目前長勢良好。 4、做好礦山日常工作。一是完成了全縣礦山的年檢工作;二是依法依規收取礦產資源補償費;三是積極服務於招商引資工作。 (六)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落實監控責任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認真編制了《**縣XX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預案》。進入汛期以來,積極主動落實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確定了重要和較重要的地本篇文章拜*網所賜站 質災害防患點,落實好監測責任人。按照“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好汛期的地質災害巡查,進一步完善群防監測體系,確保潛在的地質災害隱患得到及時勘查和治理。加宣傳力度,向各鎮分發了《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科普宣傳片》光碟、地質災害防治宣傳畫,並向受險情威脅的農戶分發了地質災害防治小冊子、發放防災避險卡,落實了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在“珍珠”“碧利斯”“格美”颱風期間,由於充分做好了地質災害防範工作,取得了抗災的初步勝利。 (七)加執法監察力度,維護國土資源管理秩序。 1、加無證非法開採行為及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一是對全縣礦產資源禁採區、已關閉的無證礦點和無證非法開採易發區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巡查監控,嚴格控制私挖濫采、無證開採鐵礦、建築石、粘土、稀土礦等礦產資源的違法行為發生。二是加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 2、繼續落實好國土資源動態巡查監控工作。以“預防為主、事前防範和事後查處相結合”為原則,重點加強對國省道沿線、城鄉結合部及基本農田範圍內農村宅基地的巡查監督,及時發現和制止各類土地違法行為,把土地違法案件消滅在萌芽狀態。今年以來經巡查發現的土地違法案件有28宗,面積4479㎡,有效地預防和避免了土地違法行為的發生,減低了土地違法案件的發案率。 3、認真處理權屬糾紛,保障土地合法權益。1—10月共調處各類土地權屬糾紛30宗,涉及面積25.8畝。在處理這些所有權和使用權糾紛工作中,始終堅持調查研究,實事求是,以法律為準繩,立足協商解決的基本原則,深入實際,做好糾紛雙方的思想工作,減少了行政訴訟,便於調處方案的執行。 4、積極抓好信訪案件的查處工作。1~10月份共受理民眾來信來訪43宗,其中:來信37件,接待民眾來訪6批9人次,信訪處理率達100%。 (八)加強管理,進一步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