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民政年終工作總結

今年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為工作宗旨,以依法管理全區社會事務,保障人民民眾的基本生活權益和民主政治權利為己任,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各項民政工作健康發展。殯葬改革、社區建設等項工作再上新台階,城鄉低保、救災救濟等項工作成效顯著,優撫安置、民間組織、老齡等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城市民政工作、基層基礎工作繼續得到加強。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城市低保和救災救濟方面

加強低保工作。各級民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辦發[XX]87號檔案和省、市工作會議精神,強力推進城鄉低保工作。隨著低保工作的不斷發展,針對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大膽探索解決辦法,不斷完善低保制度。一是建章立制構築政策平台,完善了城鎮居民家庭收入測算辦法,科學制定了低保標準,堅持與本地最低工資標準和失業保險標準相銜接,對不同人員實行不同的保障標準,使保障標準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實際,同時建立健全了低保工作各項規章制度,製成版面硬化上牆。二是規範操作,確保公正、公平,制定了從個人申請到逐級審核、核資金髮放的一整套操作規程,實行動態管理,以季度為單位,每季度審核一次。今年3月份,我局抽調熟知低保政策法規、秉公辦事、工作細緻、責任心強的15名工作人員,分成3個小組,分別由一名科級領導幹部帶隊,分赴各鄉辦對全區申請低保的對象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全面摸底調查。調查採取“一看家底,二問收入,三查就業情況,四核水電氣暖開支,五了解隱性收入”的有效措施,堅持“符合條件的一個不漏,不符合條件的一個不保”,完全按照政策規定,嚴格把關。據統計,全區共保障3412人,取消78戶,320人,做到了低保對象有進有出,標準有升有降,真正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在低保資金髮放中,實行按月及時下撥、及時發放。全年共發放低保資金150萬元,切實維護了城鄉困難民眾的基本生活權益,為全區的政治穩定起到了“安全網”、“保障器”作用。

積極做好救災救濟工作。XX年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年份。3月初,我區遭受了倒春寒天氣的侵襲,造成小麥減產。6月初,岳村、孟軻兩鄉又遭受了冰雹襲擊,近3萬畝秋作物遭受重創。8-10月中旬,陰雨連綿,陽光寡照,造成內澇災害,全區秋作物大幅度減產,大量房屋損壞或倒塌,給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損失,使134戶五保戶、296戶特困戶、402戶重災戶的生產生活陷入困境。面對重大災情,積極開展抗災救災工作,我們全華動員,組織人員深入基層,深入民眾,對受災嚴重困難程度較大的農戶,逐村逐戶逐人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全面掌握其生產、生活情況、居住情況,並登記造冊,認真核實災情,及時上報信息。我們一方面積極向市民政局反映情況,爭取救災資金,以解決全區特困民眾的基本生活。一方面組織廣大民眾生產自救、生活互助。為切實解決好睏難民眾的生活問題,10月份,在全區開展了“扶貧濟困送溫暖”捐助活動,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室聯合下了《關於開展“扶貧濟困送溫暖”捐助活動的通知》,要求全區廣大幹部職工抻出援助之手,為全區困難民眾送溫暖獻愛心。全區廣大幹部職工積極回響,紛紛解囊,捐款捐物。據統計,全區共捐款20多萬元,棉衣4000多件,棉被40多條,充分體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根據需救助困難民眾的分布情況,於11月10日將募集的款物下發到救助對象手中,確保了受災民眾的基本生活,體現了區委、區政府對困難民眾的關心和愛護,為全區的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二、社區建設方面

加強社區建設是鞏固城市基層政權,更好地管理城市,服務城市的基礎工程,是構建“小政府、大社會”格局的內在要求。為此,我們認真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民政部關於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在XX年大力推進社區建設,成功創建“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的基礎上,確立了“抓發展、重建設、上檔次、創特色”的發展方向。

一是加大對社區建設的督導力度,進一步加快社區建設步伐,著力在“建設”上用功夫,力爭於“新型”上有創新,樹立大社區、大服務的理念,以實現社區建設和城市民政工作的整體推進。京東、黃河北兩處標準式社區辦公用房交付使用,玉北、永樂、金華等社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年初確定新建的5個面積在450平方米以上的亮點社區中,任丘辦清華苑已交付使用,中原辦中慶社區居委會辦公地點已破土動工,南江、黃河南社區已經市建委規劃處通過,批文已下達兩辦,將於近期開工。

二是合理整合社區,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為便於服務城區居民,改善社區辦公條件,合理配置社區資源,提升城市管理功能,根據中央23號檔案精神,本著便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原則,在和辦事處充分協調的基礎上,對原來的71個社區居委會進行了整合。街道混合式社區將原來的34個增加為36個,地企由原來的10個社區,保留2個,其餘劃歸街道管理,油田基地由原來的19個社區增設為28個社區,共設社區居委會66個,新的社區設定分布趨向合理,四界清楚,職責明確,更便於服務和管理。

三是強化隊伍建設,提高社區工作者整體素質。嚴把進人關,廣開用人之道,努力把那些政治覺悟高、思想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熱心社區居民工作的人才,通過正當途徑充實到社區第一線。採取競爭上崗的辦法,實行兵選將、將挑兵等行之有效的用人激勵機制,鼓勵有志於社區建設的機關工作人員到社區第一線去展示才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工作擺布上,大膽放權效責,實行居委會主任負責制,定崗、定責、定目標,進一步理順和完善了社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使其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大力發展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衛生、社區環境、社區治安等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今年9月份,金聯華社區居委會主任賀吉華被中共中央組織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全國社區優秀工作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