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總結

2011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現代農業為核心,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農業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標準化生產水平不斷提升,全縣農業農村經濟呈現出了持續、快速、健康、和諧發展的良好勢頭,農民的生活較大改善,收入顯著增加。2011年,實現農業增加值6億元,農民人平純收入增加418元,達到3901元。全年糧食產量65259噸,同比增3%,油料產量7272噸,增8%。

一、特色產業不斷提檔升級。

按照“順應市場、因地制宜、突出效益、發揮優勢、形成特色”的要求,進一步最佳化產業布局,形成了上下“兩葉”,中間 “兩果”,見空種菜、全民養畜的立體產業發展格局。按照“做大做強核桃產業、做精做優烤菸產業、改造提升果茶產業,穩步發展蔬菜和畜牧產業”的思路,使菸葉、核桃、畜牧、柑桔、茶葉、蔬菜等特色產業主導地位更加突出,2011年農業特色產業占農業總產值的79%,特色產業收入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  85.7%,農業增加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7.8%。

一是菸葉生產水平不斷提高。2011年,全年種植烤菸3.88萬畝,比去年增長9.9%,收購菸葉5350噸,比上年增長18.9%;均價13.22 元/公斤,比去年增加2.11元/公斤;收購金額7246.07萬元;實現稅收1594.14萬元,比上年1097.59萬元增長45.24%,菸葉種植面積、菸農收入、菸葉稅收、菸葉均價等創歷史新高。

二是核桃產業發展態勢很好。堅持把核桃產業作為我縣第一大農業產業進行培植,嚴格按照“六個一”的技術標準和“四個一”的質量要求,堅持整村推進核桃產業建設,核桃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發展核桃產業的信心更加堅定。2011年,全縣定植核桃5萬畝,初步形成了峽口泗湘溪、黃糧馮家槽和高橋伍家坪三個連片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核桃走廊,建成了一批面積超過500畝的核桃重點村。全年累計完成核桃育苗530畝,建采穗圃130畝,完成核桃嫁接44萬株。在職教中心舉辦了第一期農民技術員培訓班,共培訓核桃技術員65名,在8個鄉鎮開展了8場專題培訓。全縣核桃產業在全省已小有名氣。

三是畜牧產業平穩發展。實施“科技興牧”戰略,抓好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大良種的引進、繁育、改良、推廣力度,逐步實現畜牧產品的升級。全年出欄生豬31萬頭,增7.5%;出欄山羊8.9萬隻,增11%。鼓勵回鄉創業農民工發展特種養殖,現有山雞、黑豚、綠殼蛋雞等多種特色養殖場7個。全縣標準化規模化萬頭生豬養殖場1個,千頭生豬養殖小區10個,發展出欄肉豬1000頭以上的5戶,300頭以上的19戶,100頭以上的93戶;發展出欄山羊100隻以上的20戶,50隻以上的150戶。

四是柑桔檔次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們多方籌資,積極爭取三峽庫區產業基金、退耕還林、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低溫雨雪冰凍等項目基金2950萬元對全縣柑桔產業進行改造升級,其中2011年投入2170萬元,柑桔品改工作受到了上級業務部門的充分肯定,湖北省農業廳組織的三峽河谷地區甜橙品種更新改良現場會上,與會領導、專家一致認為興山近五年甜橙品種更新改良力度大,效果好,成為全省甜橙產區學習的樣板。2011年,全縣柑桔總面積達8萬畝,其中今年新增2120畝,實現總產量5.4萬噸,比上年增長4.9%,實現收入8500萬元,完成柑桔品改8200畝,超計畫17%。精品果園達到5000畝,精品果園畝產達到XX公斤以上。

四是茶葉效益實現大幅提高。通過引進推廣茶園配方施肥、機剪、機采、機制等先進技術,不斷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在“第三屆宜昌市十大名茶暨名優茶評選”活動中,我縣參加評選的6支茶全部獲獎,其中昭君白鶴獲得“第三屆宜昌市十大名茶”稱號,綠緣銀針等5支茶獲得“三峽杯”金獎和“優質茶”稱號。2011年,全縣茶葉面積2.4萬畝,完成茶葉產量519噸,比上年增長83%,名優茶、春茶均價都大幅提高,全年實現茶葉收入3510萬元,新建優質茶葉基地5000畝,新建茶葉清潔化生產線2條,完成無性系茶葉苗木扦插繁育1200萬株,出圃無性系茶苗800萬株。

五是“菜藍子”工程取得明顯成效。通過“建機構、抓基地、建市場、抓檢測”四項措施,以城郊蔬菜為抓手,蔬菜產業發展加快,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蔬菜價格有所回落。2011年,全縣蔬菜種植9萬畝,總產量12萬噸,同比增長14.5%。其中建城郊蔬菜基地5000畝,大棚蔬菜面積500畝,今年新建大棚150畝;在永安二市場建蔬菜自產自銷區,發放自產自銷證1200個。“榛子鄉”牌蔬菜通過“農超”對接,成功進入宜昌雅斯超市和武漢白沙洲農貿大市場,年銷售量達1.5萬噸以上。

二、現代農業加速推進。

始終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全縣農業效益和競爭力顯著提升。

一是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建設加快。按照實施一個項目、新建一個基地、培育一個企業、發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整合農業項目資金,對基地進行水電路配套,加快推進農業示範園建設,帶動現代產業發展。2011年,整合低丘崗地改造、水利民辦公助、低效林改造等項目資金2200萬元,在古夫麥倉打造連片萬畝現代核桃基地;整合移土培肥、土地整理、普安灌區、三峽後扶等項目資金2800萬元,在峽口普安打造連片萬畝現代茶葉生產基地;整合低丘崗地改造、水利民辦公助、低效林改造、退耕還林等項目資金2800萬元,張家河打造連片萬畝現代核桃基地;整合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發展基金、省級農業配套發展基金1100萬元,在峽口文家山打造現代柑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