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學院2011年工作總結

2011年,時逢祖國x華誕,稷師也迎來了五十周歲生日,在這一年裡,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里程上,更是邁出了歷史性的關鍵一步,拉開了籌建新校,搬遷合併的大幕。一年來,學校圍繞科學發展、長遠發展這一命題,堅持“服務為本,責任為根,創新為魂”的理念,積極地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性、求實性的探索與努力,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紮實有效,教育教學管理、師德師風建設、校風學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等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與發展,影響學校發展的一些主要問題、重點難題也得到了科學有效的解決。學校先後榮獲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運城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現在圍繞這一年來學校工作的重點、亮點,作以下總結:

一、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形成科學發展模式。

隨著“舊三級”師範教育向“新三級”教師教育的戰略過渡,以及中國小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教師教育從總量不足、全面緊張轉變為結構性矛盾和對高學歷高素質教師的需求,這就迫切要求作為地方基礎教育師資培養主體力量的地方師範學校提升辦學層次。據上級部門有關要求,我省17所師範學校將通過合併、撤銷、轉型等途徑,壓縮到9所。我校地處偏僻,學校發展尤其受到地域限制,無論是周邊環境氛圍、師資力量或是生源,與其他同等學校相比,都拉下了距離。

面臨困難,學校領導一班人不等不靠,直面挑戰,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作為學校實現安全發展、轉型發展、和諧發展的契機,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前提下,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性、求實性的探索與努力,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第一,為促進學校轉型發展,適應大專院校的全面建設,校領導一班人經過多方考察,科學規劃,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長遠發展需要,確定我校近幾年的發展思路為:明確一個辦學理念(以人為本);緊扣一個工作中心(教學中心);開展兩項教學改革(教學管理和內容);加強三項基本建設(師德師風、師資隊伍、特色專業);力爭促進四個提高(教師素質、教育管理、教學質量、教師待遇);全力打造一所名校(在辦學品牌方面創建全省名校);最終達到一個目標-----培養基本功紮實,富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強的合格國小師資。

第二,我校高度重視,組織黨員領導幹部積極參加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增強“熱愛運城,共謀發展”的意識。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堅持深入學習與注重實踐相結合,徵求意見與調查研究相結合,分析檢查與認真整改相結合,創新化工作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在分析檢查階段學校就自身存在的問題剖根究源,對症下藥,就梳理總結出的四方面問題制定出了十三個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力求問題求準求真,原因求深求透,目標求高求遠,措施求好求實,目前,已有七個方案落到實處。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振亮帶領市縣有關領導對我校學習實踐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調研,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讚揚。

第三,在上級有關部門和領導的支持下,學校領導一班人多方奔走,積極籌劃,確定了新的發展模式,與運城師範學校合併,升格為“運城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全國師範學校改革實踐證明這是一條可行的路子。在新校區籌建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科學發展,長遠發展,和諧發展,把新校建設工作作為當前的第一要務,成立了新校籌建組,組建新區基建辦,在短短几個月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了新校區的土地徵用、計委立項、項目規劃、工程設計、環保評價、消防、貸款等手續的快速起步,前期工作正在順利進行。同時學校也正採取多種科學有效的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最佳化專業結構、提升科研能力等等,努力創造條件以適應升格要求。

二、堅持責任為根,創新為魂,促進教育教學工作最佳化發展。

近幾年來,由於師範院校在招生、就業上已並軌,沒有了國家的優惠政策,師範院校對考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再者由於社會對教師資源配置的高學歷化趨勢和人才需求的多樣化,使廣大考生紛紛湧向綜合大學或本科師範院校。招生計畫的縮減、生源質量的下降、就業前景的渺茫,成為制約學校生存與發展的瓶頸,同時也制約了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提升。為促進教學質量和招生就業工作的良性循環,推動學校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重點抓好了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堅持責任為根,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教師隊伍。一是開展以“責任與愛心”為主題的師德教育,強化教職員工的責任意識。在培訓處、科研處的牽頭下,先後開展了師風建設座談會、“我的教育生活”典型經驗報告會、師德標兵評選,引導全體教職員工樹立“服務為本,責任為根”的工作理念,樹立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時刻關注學生的利益、學生的成長、學生的前途。二是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千方百計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定期選派骨幹教師外出培訓學習,積極支持在職教師攻讀研究生,目前已有12名教師攻讀研究生,1名碩博連讀,同時還通過多種途徑引進高學歷人才,充實教師隊伍。三是形成良性競爭機制。在教導處的牽頭下,定期開展課堂教學、教學技能等等競賽活動,本學年各系部共開展各類教學競賽80餘次,同時要求副教授與青年教師“結對子,一對三”,開展“傳、幫、帶”活動,有力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