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制度,僅供參考!

實驗室管理,主要體現在儀器藥品入櫃時規範建帳冊,增加減少有據可查,管理安全可靠,實驗教學檔案健全。關鍵是要規範,嚴謹,實用,安全。

一、物品建賬。全縣統一製作的儀器藥品賬單有驗收單,明細帳,總帳,檔案卡,櫃目標籤,代理卡,損失報告單共7種。驗收單在儀器信櫃關填寫,今年的驗收單可用統一下發的驗收單裝檔即可。其他6種要及時建帳,除櫃目標籤貼到儀器柜上外,其他的分類買封面和封底裝訂,存入在儀器保管室。

1.明細賬。以學科教學儀器配備目錄的先後順序建明細帳,一般一頁一物品,有關項目如實填寫。子目為儀器配備目錄中的類別。如國中物理儀器中,放大鏡(代碼j02610)子目為 “一般”,溫度計(代碼j01303)子目為“測量(溫度)”槓桿(代碼j04019)子目為“專用儀器(力學)”。頁碼按先後順序編排。代碼為儀器配備目錄中的“分類與代碼”,配備目錄中無代碼的空此項。配備標準用羅馬數字填寫,鄉鎮和縣直完小填“i類”,村級完小填“ii類”,國中、完中、高中相應填 “i類”。在配備類別下面的框中填寫相應標準的應配數和單位,用於與實驗數對比存量是否充足。右上角填寫品名,規格和產地。明細帳的增減說明可填:統購、調撥、盤存、盤虧等。明白明細帳的增減關係。

如果某種設備在配備目錄中屬於必配而實驗室實際沒有配備該設備,也要填明細帳,只是具體增減記錄不填。如果學校原來的儀器在現在的配備目錄中找不到,分兩種情況入帳,一是其功能與性質可歸入現用配備目錄某一種設備的,就記入該設備的明細帳和相應的總帳中;二是如果找不到相應歸口的,在明細帳和總帳的按現用配備目錄編完後新增條目入帳。

2.總帳。根據明細帳的儀器建總賬。總帳的序號應與明細帳的頁碼相對應,中間不跳行,不空行。比如明細帳共建有180頁,總帳就有180條記錄,序號就編到180;總賬序號為100的儀器對應明細帳第100頁的儀器。頁碼必填,單位不填。總賬可用電子表格製作列印。

3.檔案卡。國小單價50元以上、中學單價100元以上的儀器要編號,建檔案卡。只對用於教學的儀器編號建卡,備用的不編號建卡,比如實驗室有30 台顯微鏡,開展分組實驗只需25台,就建25張檔案卡,餘下的5台不建檔案卡。檔案卡信息必須與明細賬和總帳的信息一致,檔案卡主要記錄儀器維護維修情況。

4.櫃目標籤。根據儀器設備實際入櫃情況製作櫃目標籤,張貼到實驗櫃左上角。櫃目標籤如果手工填寫,除藥品可用鉛筆填寫外,其他都用黑色筆填寫。標籤也可列印。列印的標籤可在數量欄多製作兩欄空格(見下圖)。只填數量不填單位,所使用單位與明細帳一致。

5.代理卡。教學儀器離開實驗室外借一周以上應填寫代理卡。代理卡各項目應如實填寫,放入外借儀器存放處,儀器回歸原位後,代理卡存檔。

6.損失報告單。在保管和使用過程中發生儀器藥品損失損壞,須填報損失報告單。報告單應對損失損壞具體情況作記錄,學校領導簽署意見。

二、儀器入櫃。

1.儀器櫃編號。製作規範的號牌貼上到儀器櫃正面頂部,以某個櫃為起點,一櫃一號。順序從1號到若干號。危險藥品櫃要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