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縣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簡稱農村低保)工作,保障農村貧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權益,根據《陝西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暫行辦法》,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農村低保工作遵循以下原則:

(一)保障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並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二)實行屬地管理、差額救助;

(三)按標施保、分類施保、分類管理、動態管理;

(四)與其他社會救助相結合、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鼓勵勞動自救、社會互助;

(五)公開、公平、公正。

第三條 農村低保工作實行政府負責制,採取“政府領導、民政主管、部門配合、鎮(社區)落實、民眾參與”的工作機制。縣人民政府為農村低保提供物質條件和組織保障,對在農村低保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一)縣民政局負責農村低保工作的組織實施和保障對象的審批管理工作;縣財政局負責農村低保資金的落實和監管工作;縣審計局負責農村低保資金使用情況的專項審計工作;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農村低保相關工作。

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負責本轄區內農村低保對象的受理、審核、確定、管理等具體工作。

村民委員會協助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做好農村低保對象的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張榜公示等服務工作。

(二)縣民政局建立農村低保工作管理機制,配備相應工作人員; 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設立民政工作站,配備專職低保工作人員2-3名(以下簡稱低保專管員);村民委員會成立農村低保評議小組,確定農村低保工作專職協管人員(以下簡稱低保協管員)。

第二章 保障標準

第四條 農村低保標準由縣人民政府按照能夠維持本地農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飯、穿衣、用水、用電等費用,按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最低限定保障標準,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合理確定全縣保障標準,並報市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

在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較快時,按照縣人民政府的要求為農村低保家庭發放臨時價格補貼。

第五條 農村低保保障標準隨著當地生活必須品價格變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適時調整。由縣民政局會同財政、扶貧、統計、物價等部門,在認真調查研究、統計分析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測算提出,報縣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章 申請條件

第六條 申請農村低保必須具備以下3個資格條件:

(一)擁有本縣農業戶籍並長期在農村居住。

(二)因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村居民家庭。

(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申請農村低保。

主要是因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村居民家庭。

由戶主以家庭為單位提出申請,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申報家庭人口。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家庭,不能納入農村低保範圍:

(一)家庭成員有勞動能力、無正當理由拒絕勞動,撂荒承包土地、山林等,或無正當理由拒絕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就業培訓、農業科技培訓和勞務輸出的;

(二)拒絕配合入戶調查,不提供有效收入證明材料或轉移、隱瞞家庭真實收入(包括非穩定性隱蔽收入);

(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有贍養、撫養、扶養能力不盡贍養、撫養、扶養義務的;

(四)購買高檔非生活必需品或長期高消費的;

(五)有賭博、吸毒等惡習經教育不改正的;

(六)違反計畫生育政策導致其家庭困難的;

(七)其它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

第四章 家庭成員的認定

第八條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是具有法定贍養、扶養、撫養關係並共同生活的人員,主要包括: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或公婆)、配偶、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其他具有法定贍養、撫養或扶養義務關係的直系親屬。

戶口遷出在校就讀的大中專院校學生,納入其家庭人口計算。

現役軍人不納入家庭人口計算。

在監獄、勞動教養場所內服刑、勞動教養的人員不納入家庭人口計算。

第五章 家庭收入的核定

第九條 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民主評議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財產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進行調查核實。申請人要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證明材料。

第十條 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全年的貨幣、實物收入的總和,本細則另有規定的除外。

(一)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等農副業生產的勞動收入;

(二)外出務工、自謀職業等獲得的勞務、經營、管理等收入;

(三)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所得;

(四)出租或轉讓家庭財產所得;

(五)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六)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撫養人應當給付的贍養費、扶養費或撫養費;

(七)依法繼承的遺產或接受的贈與;

(八)精減退職職工定期救助、遺屬生活補助、人身傷害賠償中的生活補助性質的費用;

(九)其它應計入的收入。

第十一條 不計入家庭收入的內容:

(一)優撫對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的撫恤金、優待金;

(二)對國家、社會和人民做出特殊貢獻,由政府給子的獎金及榮譽補貼;

(三)獎學金、助學金、勤工儉學收入及由政府和社會給予困難學生的救助金;

(四)因工(公)負傷和意外傷害的醫療費、誤工費、營養費、護理費及死亡人員的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等;

(五)獨生子女費、農村計畫生育政策獎勵扶助金;

(六)重度殘疾人的定期補助;

(七)低保對象參加村組織的公益性服務勞動所得的獎勵;

(八)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的醫療費;

(九)農村貧困家庭醫療救助費;

(十)政府、社會或個人給予的臨時性生活救濟金;

(十一)其它按規定不應計入的收入;

(十二)其他不應計入家庭收入的項目。

第十二條 核算辦法:

(一)初次申請農村低保的家庭,根據其申請前12個月的家庭平均收入總和計算家庭收入;對己納入農村低保的家庭進行年度審核時,根據此前6個月的家庭平均收入核定其家庭月人均收入。

(二)農村務工人員工資性收入:能提供有效收入證明材料的,按相關證明材料計算;不能提供有效證明材料的,按照當地同行業的平均收入水平計算。

(三)經營性收入:從事種植業的按實際產量和當地的收購價扣除成本後計算收入。不能確定產量的,按當地同類地域平均產量確定;從事養殖業在一定數量以上的按實際收入計算,不能確定的按當地同類品種的平均收入計算;家庭主要勞動力喪失勞動能力的,按平均效益計算收入時,應減半作為實際收入。

(四)儲蓄存款利息、有價證券紅利、儲蓄性保險投資及其他股息和紅利收入等,按實際所得計算。

(五)贍養、撫養、扶養費收入:有裁決、判決、協定的,按照裁決、判決、協定計算;協定對財產分割和贍養、撫養、扶養負擔明顯不合理或沒有裁決、判決、協定的,可按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月人均收入減去農村低保標準後剩餘的30%計算;實際得到的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高於上述規定的,按照實際得到的數額計算。

已婚子女與老人分居的,贍養費每個子女每月應計算一定的數額(子女為低保戶的除外)。

(六)繼承和接受贈與收入按實際所得計算。

(七)家庭成員向非共同生活的親屬依法支付贍養(撫養、扶養)費的,支付部分在計算家庭收入時相應減去。

第六章 申請、審核與審批

第十三條 農村低保按年度集中辦理,每年度集中評議和審核審批一次。保障對象從批准的下一季度起按季領取農村低保金。

第十四條 農村低保的申請、審核和審批按照下列程式進行:

(一)由戶主向戶籍所在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提出書面申請,填寫《農村低保申請表》,特殊情況下戶主可委託家庭成員、法定監護人或村民委員會代為申請,並提供以下材料:

1、農村低保申請書;

2、共同生活家庭所有成員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

3、家庭成員收入相關證明;

4、需提供的其他相關證明。

(二)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收到申請後,對申請人材料進行登記、審核和入戶調查,組織村級民主評議,作出審核決定,並提出擬給予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額,以鎮政府(社區管委會)正式檔案上報縣民政局審批。

經審核不符合農村低保保障條件的,出具不予批准通知書,將全部申請材料退回申請人。

(三)縣民政局對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上報擬保障對象的材料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批准,並將審批結果通知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對不符合條件的,出具不予批准通知書,通過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送達申請人。

審批結果公示後,無異議的,發給《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

對公示有異議的,按程式重新進行調查、審核、審批。

第七章 民主評議與公示

第十五條 村級低保評議小組應有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成員、村民監督委員會成員、熟悉村民情況的黨員代表、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人員組成,總人數原則上不少於15人,每次會議出席人數不得少於2/3,其中,村民代表人數不得少於總人數的2/3。

第十六條 村級民主評議在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組織和指導下進行,按以下程式評議:

(一)介紹情況。低保協管員介紹申請對象家庭基本情況和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家庭經濟狀況調查的總體情況。

(二)現場討論。村低保評議小組對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調查情況展開討論,對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評價。

(三)投票表決。村低保評議小組對申請人是否符合農村低保條件,對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是否需要清退或增(減)發最低生活保障金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

(四)公布結果。現場唱票、計票,表決時2/3以上與會成員同意方為有效,當場宣布民主評議結果。

(五)簽字確認。組織、指導會議的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工作人員就評議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發表意見,所有參加評議人員簽字確認評議結果。

(六)上報材料。評議結果無論是同意還是不同意,都要將申請人和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完整材料上報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第十七條 公示實施主體及內容。

(一)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在對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人、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象進行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和村級民主評議的基礎上,將調查評議結果和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的審核意見進行公示。

公示內容應包括:申請人姓名、村組、家庭成員、家庭收入等基本情況,鄉鎮人民政府關於是否納入最低生活保障以及補助標準的審核意見,舉報電話等。

(二)縣民政局。在對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人和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申請材料進行審批後,通知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將審批結果進行公示。

公示內容應包括:新增、取消、調整對象、補助金額、原因、縣民政局舉報電話等。

第十八條 公示時間及地點。每次公示時間不少於7天;要充分利用固定的村務公開欄或公示牌,選擇交通要道、大院落、自然村等便於民眾知曉的地點進行公示,充分接受社會監督。

第八章 工作管理

第十九條 縣民政局要通過組織培訓、以會代訓、現場觀摩和經驗交流等形式,加強農村低保工作人員培訓和農村低保政策的宣傳普及工作。

第二十條 縣民政局、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應採用分類定期覆核的辦法,對農村低保對象實行動態管理。

(一)家庭主要勞動力因患大病、重殘、喪失勞動能力等造成常年貧困的保障對象,每年核查一次。

(二)家庭收入相對穩定、來源比較明確的保障對象,每半年核查一次。

(三)家庭收入來源不固定、收入幅度波動大、家庭成員結構易變動、民眾有異議的保障對象,每季度核查一次。

第二十一條 農村低保對象實行一戶一證,持證救助。

第二十二條 縣民政局、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建立農村低保家庭管理檔案,按照一戶一檔,編號管理的要求,設立專櫃保存。農村低保家庭檔案材料應包括:農村低保申請表、家庭成員戶口本複印件、家庭收入證明材料、入戶調查表、農村低保審核審批表、變動調整(註銷)表等與申請農村低保相關的所有材料。

縣民政局建立農村低保對象動態管理監控系統;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做好農村低保家庭信息採集和錄入工作。

第九章 資金管理與發放

第二十三條 農村低保資金來源:

(一)上級補助資金;

(二)縣財政按上年可用財力的1%安排的預算資金;

(三)專戶利息收入;

(四)社會捐贈資金。

第二十四條 農村低保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結轉使用。

第二十五條 農村低保金按季度社會化發放,每季度由縣惠農資金兌付中心發放到保障對象個人存摺賬戶。

第二十六條 農村低保金以貨幣的形式發放,不得以實物救助沖抵和扣繳其他款項。

第二十七條 縣民政局農村低保工作經費,由財政局每年按照縣財政預算安排的農村低保資金總額3%的比例從農村低保專戶中單列。

第十章 監督與處罰

第二十八條 縣民政局要向社會公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審批程式、保障情況等,接受社會和民眾監督。縣監察、財政、審計、民政等部門依法加強對農村低保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第二十九條 農村低保信訪工作實行首問負責制,工作人員接到民眾諮詢、投訴、舉報等信訪事項,進行書面登記,按照規定程式辦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

第三十條 農村低保管理服務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批評教育,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一)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家庭拒不簽署同意納入農村低保意見,明知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家庭故意簽署同意納入農村低保意見的;

(二)利用工作之便向農村低保對象吃、拿、卡、要、刁難的;

(三)玩忽職守、詢私舞弊,或者貪污、挪用、扣壓、拖欠農村低保資金的。

第三十一條 農村低保對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民政局、鎮(社區)人民政府(管委會)給予批評教育並停止發放農村低保金;騙取農村低保金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一)在納入農村低保期間,家庭收入、財產增加或人口減少而不按規定如實申報的;

(二)採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農村低保金的。

第三十二條 侮辱、毆打農村低保工作人員,干擾、妨礙農村低保工作的,由公安機關依法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十一章 附 則

第三十三條 本暫行辦法細則自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