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寒假計畫

下面是一個參考:早晨6:30起床,鍛鍊20分鐘身體,隨後背英語單詞30分鐘;吃完早飯,8:00~10:00,趁思維活躍,精力充沛,先完成假期的重點任務:補“瘸腿科”;10:00~10:30看30分鐘體育節目,調節一下大腦;語文重在平時積累,作文更要多寫多練, 10:30~11:30完成一篇作文;11:30~12:00看一些英語的課外讀物,以擴大知識面。午休40分鐘。下午2:30~4:30完成由老師布置的數學模擬試卷,為開學後的模擬考試做準備;4:30~5:00聽30分鐘音樂,放鬆一下心情;5:00~6:00複習英語。晚飯後7:00~9:00對物理、化學、生物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查漏補缺;9:00~9:30,看一些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比如《青年文摘》什麼的,其實這既是消遣也是學習;9:30~11:00歸類整理模擬試卷的錯題檔案;11:30休息。在學習時還要注意適時轉換學習內容,大腦會有一個新鮮感,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想想看,當你按計畫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時,伸伸懶腰,離開書桌時,會有一種成就感。

等假期結束,回頭想來,雖然有些機械,但感覺會很充實。天道酬勤,你付出的辛勤與汗水收穫的必定是喜悅與成功。

另附各科方法:

語文:每天閱讀,語感“保鮮”

語文學習其實是一個品味和感悟的過程,每天都進行一定量的閱讀,可以對語感進行保鮮。

我是這樣為高三學生設計寒假語文作業的:首先,每天自選一篇現當代作家的 散文、雜文進行閱讀。這既是讓學生在假期能夠有時間賞析美文,而且也能提高人文素養。

其次,古詩文的背誦和默寫也不是一日之功,所以同學們要充分利用寒假,來完成這些準備工作。因為熟背古文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鑑賞能力,而且對文言文的語感也會提高。

比如,我所在的學校就有選擇地收錄了一些明清散文,讓同學每天選擇其中的一兩段進行翻譯。

最後,針對聯考中的客觀題,同學們需要進行錯題的收集,這也是幫助同學們把知識點進行整理和積累。

由於語文聯考題中的主觀題占分越來越多,所以同學們要通過訓練來掌握一些答題的規範,在老師平時的講解中,尋找到一種解答語文主觀題的方法。

根據學校的布置,我想每天完成上述三項作業的時間可以控制在一個半小時,這樣的節奏可以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一種審美感受,對於古文和近現代文學都有一些感悟。

數學:做兩件事:查漏、“晨跑”

從數學這門學科看,我認為高三同學可以利用寒假時間做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查漏”。把上個學期複習過的內容進行整理,以自己做錯的習題作為線索,來檢查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可以專門準備一個筆記本,把經過查漏補缺找到的知識點,詳細地記錄下來,以便最後階段複習時參考。

我認為同學們一定要珍惜“錯誤”,弄清錯誤的原因。因為只有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才能獲得數學學習的通解和通法。而在明確解題思路的錯誤後,才能真正鞏固所學的知識。

第二件事情是“晨跑”。由於下個學期時間短,所以同學們在寒假裡可以提前進行複習。而複習的方法和模式可以類比已經經歷過的複習方法,這樣的超前準備類似於晨跑,可以帶來一個穩定的心態。當新學期開始,複習進入緊張狀態,還可以有能力來關注自己最容易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