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課堂匯報

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我們的菜園”綜合實踐活動也將告一段落,進行成果匯報展示。因為中心校領導知道了這件事,將匯報活動安排成一次公開教學觀摩。當時,來聽課的老師不少,全中心五、六年級的老師都來了。不少學生都很緊張。畢竟是有備而來,各個小組的匯報展示各有特色,或展示觀察比較的結果,或展示製作蔬菜生長標本,或闡述問題解決的過程。

感觸豐富。有的稱“種菜學問大,要手腦並用”,有的則說“體驗到成果的來之不易”,有的以為“種菜活動,有新感覺和新發現”,有的發表感悟“做一件事並不難,只要你細心觀察,慎重考慮,就會做得很好,甚至會超乎你的想像”。承擔任務不同,感觸的角度不同,小組匯報充滿差異,組員感觸頗深。

互動深入。從菜的長勢、工作成績、小組合作、出現的問題及存在原因分析、我們的建議等方面,以對話的形式引導學生展開互評。組間互評更是精彩紛呈、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互動深入。小組對對方積極肯定,又尖銳地指出對方存在的問題,還能從產生問題的原因作分析,想讓對方心服口服。可喜的是,爭辯的過程卻更好地發掘了學生參與勞動過程的隱性的情感、認識、體驗,整個匯報處於不斷地生成中。如:

菲菜組評小白菜組:“他們負責的菜地草很少。說明他們很認真在管理。而且他們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經常給菜地鬆土,讓土壤保持一定松度,能幫助菜較好地生長。他們整理的材料比較具體,觀察日記及時完成。不足的是,蟲子除得不好,抓蟲的時候不細心,只注意到葉子正面的蟲子,沒有注意到葉子背面蟲子,這是他們沒能除掉蟲子的一個原因。”

小白菜組的除蟲工作受到最多的質疑和批評,不過批評的小組都是從如何滅蟲的角度提建議的。小白菜組解釋了本組除蟲過程,還接受了來自其他小組的質詢:為什麼雨天過後,其他兩塊菜地沒有長蟲,只有小白菜長蟲呢?小白菜組作了這樣的解釋:“蟲子喜歡吃葉子,當水分大的時候,小白菜體內胺基酸濃度低,不容易與體內其他物質結合,抗蟲能力低,所以陰雨過後,蟲子就多了起來。”有位學生還提出,帶一些雞來吃蟲子,立即引來其他同學的反駁:雞吃蟲子,也會吃菜,會到處亂踩。這樣太麻煩,成效不大,而且不利於我們管理菜地。

小白菜組評點通菜組缺乏有效管理,導致葉子發黃。通菜組的學生進行了反駁:“我們小組的菜長得不錯。他們所說的一些葉子發黃,那些出現黃斑或小洞是極少數的,產生這種情況是小蟲或是蝸牛啃過葉肉,只剩下一層葉膜。後來葉膜破了,洞的周圍才出現黃斑,不是我們管理不認真。”

自由詢問的時候,學生更是積極相互詢問,迫切想了解自己不明白或是有疑問的問題。如“為什麼菲菜分布不均勻,有的挨挨擠擠的,有的稀稀疏疏?”“你們通菜開始種的時候,枯死了一半,後來為什麼又插種活了?是什麼原因?”“你們的觀察日記日期為什麼間隔時間有的長,有的短?”“菜是生長不一,你們怎么能分析出他們的生長速度?”……你來我往,在對話中學生對種菜有了更多的了解。

課堂匯報只是一個階段小結,通過交流匯報,孩子們有了更多的想法,想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