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省“雙高雙普”縣工作材料匯報

一、基本情況

xx縣地處xx腹地,嘉陵江之源,是陝甘川三省要衝。全縣總面積x平方公里,轄x個鎮,總人口x萬人。現有各類學校x所,在校學生x人,教職工x人,其中省級標準化高中1所,省級示範國小2所,市級教育強鎮3個。

1998年xx縣順利通過xx省人民政府“兩基”評估驗收;XX年,高標準通過xx省“兩基”複查驗收;XX年,通過了國家“兩基”鞏固提高復驗。XX年5月,在遭受汶川特大地震直接影響的情況下,全縣動員,攻堅克難,正式啟動“xx省‘雙高雙普’縣”創建工作。 XX年,縣財政投資x萬元,完成了校點布局調整,全縣x所學校撤併為x所,形成了“一鄉一校”教育均衡發展的新格局。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部署,XX年—XX年,縣財政投資x萬元,高強度推進“雙高雙普” 創建工作。

二、全縣“雙高雙普”指標達標情況

——教育管理大幅提升。先後制訂出台了一系列教育協調發展的檔案及相關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了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教育工作目標責任制和聯繫學校制度,全面落實縣、鄉鎮政府、社區、部門和村組在教育工作中的責任,形成了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和共同促進的現代管理機制。

——經費投入得到保障。近三年,預算內教育撥款、中國小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和中國小預算內公用經費“三個增長”均落實到位。全縣撥付用於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的資金、新增財力用於教育的比例和中央農村稅費改革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用於教育情況均達到政策要求。教職工工資實行統一專戶管理、按時足額發放且教師平均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平均工資。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確保各項經費合理使用。從XX年開始,縣財政將國小生均公用經費由原來的25元/生·年提高到30元/生·年;國中生均公用經費由原來的45元/生·年提高到50元/生·年;建立和完善了教育費附加管理使用監督機制,確保教育費附加的科學管理與合理使用。縣財政按照中國小校年度公用經費總額5%、教職工全年工資總額0.3%、年經費不低於10萬元的標準專項預算教師培訓經費、教育督導專項經費和教研經費,並確保足額預算,足額撥付。

——布局調整強力推進。全縣切實結合山區縣實際,把強力推進校點布局調整作為整合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效提升辦學水平的突破口。至XX年8月,提前一年實現了校點布局調整目標。全縣學校總數由XX年的132所減少至x所,建成了x所寄宿制學校,全縣58%的學生住校就讀,形成了全縣1所高中、1所職中、2所國中、14所國小的一鄉一校新格局。

——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全縣先後累計投資z億元,實施校安項目x個,新建校舍x㎡,按照抗震設防烈度7度以上標準加固維修校舍x㎡。國小生生均建築面積達x㎡;國中生均建築面積達x㎡,全縣中國小徹底消除了土木結構校舍,校舍安全水平和辦學條件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全縣中國小按規定分別設定了二十四室一部、十八室一部等專用教室,中國小功能部室齊全,儀器配備達到省頒標準。全縣中國小實現校園網全覆蓋,配齊了遠程教育設施,使用情況良好。

——師資隊伍全面加強。先後出台了《xx縣中國小校長管理辦法》和《xx縣中國小教師管理辦法》,實現了縣教體局對農村義務教育中國小校長和教師的歸口管理。全縣高中、國中、國小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88%、96%、100%。中國小教職工與學生比例,國小:城鎮1︰23,農村1︰21.5;國中:城鎮1:16,農村1:17.2。

——普及程度全面達標。建立了控輟保學機制,落實了政府、教育雙線責任。全縣現有國小適齡兒童x人,入學率100%;國中適齡少年x人,入學率100%。國小無輟學現象,國中學生輟學率控制在1%以內,15周歲初等義務教育完成率100%;17周歲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完成率達100%;農民工子女、城鄉低保戶子女和留守兒童入學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青壯年人口非盲率達到99.3%。

——素質教育成效顯著。取消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重點、示範或等級稱號的創建活動,形成了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中國小素質教育的機制。嚴格落實課程設定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充分發揮德育基地建設的育人功能,建成了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德育基地。全縣中國小生各類實驗和計算機操作考核合格率分別為99.5%和99.2%,健康知識知曉率100%,體質健康合格率為98%,視力不良率得到有效控制,學校無重大安全事故,無流行性傳染病發生。

——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大力發展高中階段和學前三年教育。全縣現共有幼稚園x所(其中公辦x所、民辦x所),在園幼兒x人,學前一年、三年幼兒入園率分別為90%、80.9%;XX年,全縣9個鎮已建成公辦幼稚園6所,其餘3個鎮公辦中心幼稚園正在建設中,今年6月將投入使用;學前一年免費教育已全面實行。xx縣中學為省級標準化高中,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的比例達到72.3%;。全縣職業教育辦學條件顯著改善,辦學效益大幅提升;堅持“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方向,近三年累計招生758人推薦安置畢業學生就業x人。成人教育機構、網路健全,民辦教育管理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