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農村工作和大春生產現場會上的講話

認清形勢  突出重點  強化保障

奮力開創全區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

(2005年3月5日)

同志們:

區委、區政府今天在這裡召開了大規模、高規格的全區農村工作暨大春生產現場會,充分表明了區委、區政府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區委*書記還將作重要講話。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正視差距,切實增強抓好“三農”工作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2004年,我區幹部民眾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認真貫徹中央1號檔案精神,充分發揮政策和市場優勢,不斷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努力壯大特色基地規模,著力打造骨幹增收產業,繼續扶強龍頭企業,積極探索運行機制,全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實現農業總產值15.32億元,農民人均增收260元。

但是,總體而言,我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仍然滯後,遠遠不能適應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的需要,與兄弟縣市區相比,差距更為明顯,農業大區大而不強,全市排位長期處於靠後的尷尬局面。對此,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正視差距,搶抓機遇,迎頭趕上。

(一)要清醒認識我區“三農”工作面臨的矛盾和困難。近年來,雖然我區加快了以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業生產條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由於地處川東北乾旱走廊,歷史欠債大,包袱重,基礎差,農業抵禦自然災能力依然弱,農業發展後勁仍然不強。雖然我區在農業產業化發展方面樹立了“鳳埡山旗幟”,也培育引進了一批產業龍頭,初步打造了幾大支柱產業,但是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產業鏈條偏短,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不高。雖然農業投入有所增加,但農業投入渠道仍然不多、方式依然不活、總量還是不大。雖然去年我區農民收入大幅上揚,但剔除政策和價格因素,農村經濟自身發展帶來的增收比例很小,各地助農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農民持續增收的壓力依然沉重。

(二)要清醒認識我區“三農”工作面臨的大好機遇。概括起來,我區“三農”工作面臨以下三大機遇:一是上級政策扶持的機遇。去年中央出台了促使農民增收的“1號檔案”後,2005年中央又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的“1號檔案”,這個檔案分九大部分27條,重點就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繼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努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講了很好的辦法,這個檔案既包含政策性的措施,又包括項目資金信息,還包括健全服務體系、改革農村投融資體制等內容。可以說,誰學好用活了這個檔案,當地“三農”工作都將邁上新台階。二是農業基礎不斷改善的機遇。去年下半年以來,區委、區政府堅持“撥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思路,打造亮點、以點帶面,“大鳳埡”觀光生態園、大樹桂花畜牧養殖園、河西萬畝胡蘿蔔種植基地、212線10萬畝冬菜種植基地、吉安鎮吉安文明新村等亮點初見成效,我區農村工作已步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這為我區今年農村工作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民眾積極性高漲的機遇。去年以來,區委、區政府認真落實國家關於糧食安全、農業稅稅率調整、糧食直補等政策,加之農產品物價較大程度地提高,農民參與農業生產的積極性高漲,今年,省委、省政府將全面停徵農業稅,農民民眾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還將極大程度地調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