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雄州駐村入戶幫助農民增收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在楚雄州幹部駐村入戶幫助農民增收

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2004年3月8日)

州委副書記、州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羅應光

同志們:

今天,州委、州政府在這裡召開楚雄州幹部駐村入戶幫助農民增收動員大會,主題是部署我州幹部駐村入戶幫助農民增收工作、安排州級部門掛鈎扶貧任務。這次州委下決心從州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抽調130名幹部,採取駐村入戶、駐會入戶、駐廠入戶的方式,深入農村、農民專業協會、農業龍頭企業,開展幫助農民增收工作,這是州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見》和中央、省州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重大舉措,是州委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轉化成各級幹部幫助農民增收的實際行動。今天的大會,既是鼓舞鬥志、增強信心的動員會,也是統一思想、部署任務的工作會。後面,吳副州長還要安排布置州級部門掛鈎扶貧工作,我先就這次抽調幹部駐村入戶幫助農民增收工作講幾點意見?/font>

一、充分認識幹部駐村入戶幫助農民增收的重大意義

(一)幹部駐村入戶幫助農民增收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本質要求。代表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州一是個典型的農業州,全州254萬總人口中有218萬在農村,農民是一個最大的群體,代表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首先就是要代表這個最大群體的利益。開展幹部駐村入戶工作,目的是要讓我們的幹部與農民民眾共同研究和解決收入增長緩慢的問題,促進農民增收;實質是要把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轉化為增加農民收入的具體行動,是代表最廣大人民民眾根本利益的直接體現。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這個目標有10項具體的指標體系,其主要指標就是到2024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要超過30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達到或超過18000元人民幣;農村居民人均收入要達到或超過8000元人民幣。從2003年的情況看,我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4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2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57%,全省1.5個百分點,超過全國2.5個百分點,這是一個可喜的成績。但綜合起來看,我們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這種差距在農民身上顯得更為突出,農民人均純收入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絕對數相差5723元。農民收入上不去就不可能有農民的小康,沒有農村的小康也就沒有全州人民的全面小康,實現“兩個率先”的目標就難以保證。所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礎在農業,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民。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大職責,是各級領導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只有到農村和農戶家中去,和農民民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才能找到制約農民增收的癥結所在,找準幫助農民增收的辦法和措施,真正促進農民增收。

(二)幹部駐村入戶幫助農民增收是解決農村實際問題、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正處在新的發展階段,農村經濟社會面臨“六大變化”和“六大問題”。“六大變化”,即農產品供求關係的變化、農村勞動力就業格局和轉移動因的變化、農民收入增長主要來源的變化、農村發展對城鎮和國民經濟的依賴程度的變化、我國農業與世界農業的關聯程度的變化、農業和農村發展內涵的變化;“六大問題”,即資源和市場的雙重約束、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雙重壓力、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雙重挑戰、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雙重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和保障糧食等農產品供給的雙重目標、經濟成長和發展社會事業的雙重任務。就我州而言,“農業發展缺乏動力,農村發展缺乏亮點,農民增收缺乏支撐”的問題,集中表現為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根本的原因在於:一方面,我州農村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水平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長期存在;另一方面,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難度大的問題十分嚴峻。到2003年底,我州還有68萬農村貧困人口,占農村人口總數的31.1%,其中處於溫飽線以下的絕對貧困人口有7萬。這些貧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環境惡劣、生產生活條件較差的民族聚居地區、高寒山區和乾熱河谷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和抗災自救能力弱。加之近年我州自然災害頻繁,部分已脫貧人口返貧現象突出。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並制約了全州國民經濟的發展。各級領導幹部只有到農村和農戶家中去,按照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見》精神,認真落實省州農村工作會議的部署,把中央和省州各級黨委政府關於培植產業、調整結構、扶貧攻堅、扶持龍頭、科技推廣、勞務輸出等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才能解決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真正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