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政協視察全縣農業生產工作和開發區建設情況時的講話

此外,我縣農業在農民培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總之,通過前段調查和這次視察,使我們看到了農業生產取得的可喜成績,這也充分說明了縣委、縣政府對農業工作的決策是正確的,措施是得力的,成效是顯著的。關於今後的農業工作,談幾點不成熟的想法:

一是抓住機遇,用活政策,加快發展。農業在我縣的基礎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只有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大發展才有全縣經濟的大發展。大家都知道,今年中央對“三農”問題非常關注和重視,這不但為我們做好“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我們應認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徑,充分利用好上級的優惠政策,搶抓機遇,加大力度,努力促進我縣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工作快速發展。

二是積極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應積極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步伐,突出抓好農田基本水利建設,加快“平原水庫”及其配套工程建設,大力發展引水、用水、節水工程,不斷提高抵禦旱澇災害的能力。

三是不斷擴大農業投資領域。招商引資不僅僅局限於工商業上,農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領域。對我們夏津縣來說,農業有著更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應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引進國內外農產品名優品種和先進技術的力度,大力引進外來資金開發農業資源,加強與大中院校、科研單位和大公司、大企業的合作交流,藉助外力,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項目,努力實現農產品的就地轉化和加工增值。

四是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的出路在於城鎮化,農民的出路在於非農民化。隨著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民正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走向進城務工的道路。因此,我們應大力發展勞務輸出,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勞務信息網路,積極提供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用工信息。同時,應重視科技培訓和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五是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目前我縣建立了一系列棉花、小麥、蔬菜等專業協會,它們在各自的領域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下一步應搞好對這些協會的扶持和幫助,促進其更加規範和完善,使之成為我縣農業生產和發展中信息交流、科技推廣、良種繁育、運銷服務等環節的中流砥柱,更好地發揮主導帶動作用。

農業工作就談這些,不當之處,請在座的各位批評指正。

二、關於開發區建設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對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十分重視,在縣財政非常緊張的情況下,集中精力進行了幾項大的工程建設(朝陽公園、城欒路廣場、正在施工的德商公路及外環等),使夏津的城市面貌和外在形象有了較大的改觀,給居民民眾生活也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剛才,大家實地察看了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王主任又進行了全面的匯報,大家對開發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夏津縣經濟技術開發區自1998年啟動以來,規模不斷擴大,功能逐步完善,品位不斷提升,招商引資的承載力逐年增強,城市功能顯著提高,為全縣的經濟建設和城市建設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為了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把開發區硬體建設作為一件大事來抓,下大氣力進行了幾項大的重點工程建設,並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剛才大家現場察看了開發區幾條主要幹道的建設情況,一是308國道向西延伸至西外環;二是雙鴻路向東延伸至永館路;向西延伸至西外環;三是永樂路向北延伸至北外環),這幾條路建設開通後,不僅形成了四通八達、主幹銜接的道路環網景觀,而且對於提高城市品位、改善投資環境都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其他基礎設施建設硬體如水、電、綠化等配套設施也在逐步得到完善。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開工建設,不僅客觀地反映了開發區一班人在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而且也充分反映了縣委、縣政府在改善投資環境、加快經濟發展的迫切願望和決心。就開發區目前的情況講,所轄企業的規模和數量已經撐起了全縣工業企業的半壁江山,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頂樑柱”,並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區建設,其地位和作用將更加突出。由於時間關係,就開發區建設情況,簡要地談幾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