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廣闊市場 做足山水文章 強力推動鐵力旅遊成為區域經濟支柱產業

鐵力市位於黑龍江省中部,地處小興安嶺南麓,與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是中國“林都”伊春的南部門戶,行政區劃面積6500平方公里,總人口40萬,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授予“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光榮稱號。

鐵力自然資源豐富,山多林密、河流縱橫、草原濕地遼闊,森林面積5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5%,其中近百分之八十的地域是由茂密森林覆蓋的山地和丘陵,珍貴植物物種和野生動物保護種類較多。是呼蘭河、伊吉密河、安邦河、巴蘭河等省內幾條著名河流的發源地。境內風光旖旎、山清水秀、物產豐饒,生態環境優良。鐵力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搶抓機遇,把旅遊業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發展的優勢產業,促其實現跨越式的大發展、快發展。

一、旅遊業已經成為鐵力區域內最活躍的產業,也是近年來鐵力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堅定的決心和穩定的政策促進了區域旅遊實現階梯式發展。近年來,鐵力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旅遊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咬定青山不放鬆”,保持了發展旅遊的強大信心和穩定政策。通過充分挖掘自然生態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從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入手,發揮地方資源優勢,大打鐵力生態旅遊品牌,旅遊業實現高速發展。2001年接待遊人13萬人次,旅遊業直接收入 2600萬元;2002年接待遊人21萬人次,旅遊業直接收入40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1%、53%;2003年在克服了“非典”疫情和洪災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接待遊人29.7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6663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1%、66.6%;2004年全市接待遊客54.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4億元,分別比上年翻了一番。旅遊業已經成為鐵力區域內最為活躍的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突出資源優勢和地方特色促進了區域旅遊實現合理布局。鐵力旅遊業從小到大,經過了幾年的發展時間。幾年來,我們緊緊地把握世界“生態旅遊”蓬勃興起的時機,適時地把生態景觀、生態經濟、生態文化融匯到一起,開發出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產品,初步形成了鐵力區域旅遊格局。漂流、滑雪、狩獵、登山、遠足、民俗風情游等21個旅遊項目相繼對外開放,鐵力、桃山、朗鄉三大風景區的初步形成,都顯現出了鐵力生態旅遊的巨大潛力。夏季依吉密河、巴蘭河、呼蘭河源頭漂流;冬季滑雪狩獵,春、秋兩季登山、觀五花山色,鐵力的生態旅遊已經成為現實。其迅猛的發展勢頭和充滿活力的興旺景象受到了旅遊界的廣泛關注。

----旅遊要素的不斷完備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旅遊業的高速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有效地解決了就業問題。鐵力區域內先後成立了七家國內旅行社,在旅遊住宿方面,目前已有三星級賓館兩家、一星級賓館四家和一批檔次較高、規模較大、設施條件好的賓館酒店,大力加強通往主要景區景點的道路建設,白色、黑色路面達到  80  %。到2004年底,全市旅遊接團的且住宿接待能力由2001年的不足800張床位,增到現在3800張床位,在省內縣級旅遊城市中居首位;在旅遊交通方面,2004年運營了鐵力市內通往景區的專線交通站停點,在旅遊餐飲方面,大力培育北方品牌菜,初步確定了20家具有特色的餐飲單位為旅遊接待單位;在旅遊購物方面,積極培育群藝工藝品廠、林城有限公司等企業開發旅遊紀念品、山野菜系列,人參系列、林木雕刻系列等,滿足遊人的購物需求。隨著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為下崗職工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據統計,目前全市直接從事旅遊服務業的人員已達到2500 人,就業形勢十分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