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民營經濟主體地位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突出民營經濟主體地位  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沱江市地處鄂西山區與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位於長江三峽和三峽的東大門。西漢元年始置縣治,因“蜀江自此如喬木分枝”而得沱江之名,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1996年撤縣設市。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素稱“魚米之鄉”。全市國土面積13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98萬畝。全市轄8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198個行政村,總人口50.7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7.29萬人,農戶9.8萬戶。

近幾年來,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發展縣域經濟的總體要求,堅持“一主三化”的指導方針,突出民營經濟的主體地位,大力實施“工業立市、項目強市、環境興市、誠信建市、開放活市、法德治市”戰略,努力把沱江建成湖北新興的工業強市、糧棉油等優質農產品生產大市、依託三峽的現代化衛星城市,促進了市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3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0.9億元,同比增長12.9%;完成財政收入2.6億元,增長15.7%;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3億元,增長26.1%;實現外貿自營出口439萬美元,增長2.4倍;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50元,增長5.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年末餘額23.7億元,增長12.1%。今年以來,我市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今年元至9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3.5億元,同比增長15.5%;完成財政收入2.1億元,增長20.8%,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880萬元,增長34.3%;完成全口徑固定資產投資12.25億元,增長5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3.4億元,增長13.3%;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2156元,同比增加290元,增長15.5%。民營經濟已成為市域經濟的強力支撐,2003年全市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分別達到516家、11310家,規模以上民營企業達到58家;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6.6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72%;全市民營企業實交稅金12143萬元,占全市工商稅收的64.9%;全市民營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9070人,占全部企業從業人員的82%;全市民營企業擁有省級以上名牌產品6個,擁有省級以上著名商標6件。

一、主要做法與經驗

(一)大力實施“工業立市、項目強市”戰略,著力推進工業化進程。

1、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我們按照縣域經濟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要求,從1997年開始,在三峽市率先對市屬國有集體企業全面推進以產權制度和勞動用工制度為重點的民營化改革,全市原有412家國有集體企業,全部通過實行“企業產權置換、職工身份置換”而轉制為民營。在2002年全省發展民營經濟暨縣域經濟現場會上我市作了典型發言,其作法和經驗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在改制過程中因企制宜實行“三個一批”:一是依法破產,盤活一批。對技術落後、產品沒有市場、長期虧損、資不抵債的企業實施破產和民營化重組。近幾年來,先後對市針織內衣廠、市床單廠、市汽修廠等企業實施破產清算,徹底解決了其債務、人員包袱。二是股份改造,轉讓一批。特別是對原有規模大、效益好的骨幹企業,通過經營者回購職工股、國有股的方式,由經營者集中控股經營,實現經營者高持股、高風險、高回報。酒業公司、三寧公司總股本的60%以上轉讓給了經營層,助力公司國有股份全部轉讓給了經營層。三是賣斷產權,出售一批。對既無當家產品、又屬傳統產業、重組盤活困難的企業,採用整體拍賣、一次賣斷的方式徹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