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縣級教育行政機關黨員先進性的具體要求

第三,解決實際問題。要積極創造條件,實實在在地解決幾個民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際問題,以贏得民眾對教育的公認和讚譽,從而提升滿意度。一是杜絕亂收費。嚴格執行上級制定的收費政策和標準,認真落實並不斷完善“一費制”,在收費過程中做到標準透明、接受監督、手續規範,不搭車收費,不打“擦邊球”。二是積極開展扶貧濟困工作。認真實施“助學券”制度,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因種種原因造成的特殊困難家庭子女就學減免學雜費,確保不因經濟困難而造成一名學生輟學,以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三是認真解決學生就學交通安全問題。積極推進中小學生“寄宿制”,與交通、公安等部門聯手解決學生就學交通車問題,徹底解決學生乘坐無證照農用車上學而帶來的安全問題,讓家長安心、放心、舒心。

四、落實“三教”統籌---奉獻“為民”之策

縣級教育機關不僅肩負著培養合格公民和高素質人才的重任,而且擔負著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人才、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智力支撐的重任,兩者必須兼顧,不可偏廢。而後者是直接為經濟建設服務,周期短,見效快,民眾容易得到實惠。因此,縣級教育機關的黨員必須認真落實“三教”統籌,走“農科教”結合的路子,為農民致富搭台鋪路,獻計獻策,我認為,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正確認識並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增加投入,結合地方經濟建設的實際,精選專業,認真實踐,並努力拓寬就業渠道,不僅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了人才,而且為農民家庭增收創收創造了條件,這,能不叫人民滿意嗎?

二是加強初、高中畢業後培訓。通過集中一段時間的專業技能培訓,使其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學到“一技之長”,使未來勞動者掌握未來社會生存的基本技能,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這,同樣是一項極有意義的工作。

三是加強勞動力轉移培訓。隨著科學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農村剩餘勞動力越來越多。他們有進城打工、就地創業的良好願望,但往往苦於缺乏專業技能而使美好希望破滅,作為教育行政機關的黨員要善於捕捉信息,發揮自己的特長,根據他們的需要,及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送科學、送知識、送技術上門,為他們創業致富提供智力支撐,為他們奔小康插上騰飛的翅膀。

五、常懷“為民”之心---改進機關作風

縣級教育行政機關,不僅是政府的職能部門,而且是全縣教育的中樞,還是聯繫學校與社會的視窗。作為教育行政機關的黨員,不斷改進機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自身素質,對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至關重要,必須增強“三個意識”。

一是增強大局意識。是否具有大局觀念,是衡量一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黨性強不強、政治素質高不高的標準,教育行政機關的黨員普遍負責著一個單位或一個科室、一個部門、一個方面的工作,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講大局意識,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人民賦予的權力,不折不扣地用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維護人民民眾最根本的利益上。

二是增強服務意識。教育的本質是服務,教育行政機關的黨員是為國家服務,必須盡忠;家長送孩子上學讀書是消費,我們是為消費者服務,必須盡責;我們是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必須盡力;我們是為人民服務,必須盡心;我們是為基層學校和教師服務,必須盡職。我們必須樹立這樣的理念,堅決克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