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業抵債資產稅收流失探析

(六)金融企業收回的抵債資產(不動產和土地)所占用的土地在處理前,不申報繳納土地使用稅。與前面所述不繳納房產稅的原因一樣,金融企業多以“其他資產”產權手續未辦理為由,不申報繳納所占用抵債資產的土地使用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關於土地使用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暫行規定〉的通知》的有關規定,金融企業收回的抵債土地或抵債房屋所占用的土地,在處置之前未改變用途且符合政策性減免條件的,可以申請減免稅,經主管地方稅務機關審批,報經省級地方稅務機關審批後,方可進行減免;凡未經批准減免稅的,應如實申報繳納土地使用稅。

(七)借貸雙方簽訂的以物抵債資產協定不繳納印花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以及[1998]國稅發30號文規定,“因借款方無力償還借款而將抵債資產轉移給貸款方,應就雙方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按照‘產權轉移書據’計稅貼花”。但是,由於稅務機關缺乏有效的監控手段、企業納稅意識差等原因,借貸雙方在簽訂以物抵債協定時很少繳納印花稅。

二、加強金融企業以物抵債資產稅務管理的幾點建議

(一)完善金融企業納稅申報資料。建議在金融企業向稅務機關報送的納稅資料中,增加《其他資產增減情況明細表》。設定該表能夠詳細反映以物抵債資產發生時間、抵頂的貸款本息金額、抵帳不動產或土地占用面積、對外出租出售情況、應繳納地方各稅等內容,有利於加強基層征管單對金融企業應稅資產的管理。

(二)完善金融企業“地方三稅”稅源普查制度。當前,稅務管理機關使用的《地方三稅稅源普查表》是多年來一直沿用下來的表格,不分行業,格式一致,統計內容比較簡單,已不能滿足準確、及時反映地方三稅稅源真實狀況的要求。建議應區分不同行業分別設定《地方三稅稅源普查表》。以金融企業為例,普查表中應分別統計“其他資產”和“固定資產”原值與面積、增減變化、應納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

(三)建立和完善源泉控管網路。針對金融企業以物抵債資產處理過程中暴露出的發票管理漏洞,應儘快在當地拍賣機構、房產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分別建立委託代征機制。對於拍賣的應稅房產和土地,委託拍賣機構代征銷售不動產和轉讓無形資產營業稅;在產權轉讓環節,強調必須開具地方稅務機關監製的“銷售不動產專用發票”和“轉讓無形資產專用發票”方可辦理確權手續。

(四)提高稅務稽查部門的微機查賬水平,儘快扭轉當前不能夠利用被查單位會計軟體進行查帳的被動局面。通過提高稅務稽查質量,發現和糾正金融企業的稅收漏洞,達到以查促管的目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二十條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應當報送稅務機關備案。”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納稅人使用計算機記賬的,應當在使用前將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會計核算軟體、使用說明書及有關資料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首先要落實微機記賬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核算軟體備案制度;其次應重點組織稅務稽查人員和管理人員對納稅人會計核算軟體的學習和培訓,大力提高利用會計軟體進行稽查和納稅輔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