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先進文化發展方向 大力提升民警文化素質

黨的十六大是新世紀召開的一次事關我國未來二十年發展方向的重要會議,它在全面總結十三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向全國人民提出了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遠大目標,催人奮進,使我們看到了偉大祖國美好的發展前景。當前,各級公安機關都在認真結合實際,展開大討論活動,我認為很有必要,也很及時。通過大討論可以進一步加強對十六大精神的學習和理解,可以為公安下步發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思路。公安機關作為國家的專攻機關,作為黨和政府聯繫民眾的一個主要職能部門,公安民警作為國家公務員、行政管理員和執法者,更應肩負起學習貫徹十六大的責任,更應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公安工作的新思路。我從堅持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大力提升民警文化素質(下面簡稱文化強警)的角度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什麼是文化強警。

據筆者調查,在國家機關各部門中,公安的力量較強,但總體文化素質則稍遜於其他部門,民警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不高。社會上對公安的印象大多是武的方面居多,沖衝殺殺、大大咧咧,認為公安部門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由於多種原因甚至在背後罵公安。有鑒於此,如果我們能夠堅持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大力提升公安隊伍文化素質,在公安民警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提高民警綜合素質,造就文化型、知識型的現代警察,將大大改變公安形象。文化強警簡言之就是在隊伍管理中施行人文關懷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運用各種文化手段去教育民警,通過學習培訓、文體活動,鼓勵民警自學成才,在一個群體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增強民警的文化素質和綜合素質,以此激發民警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民警個體的全面發展,促進民警文明辦案,禮貌待人,為民服務,奮發向上,樹立公安機關良好的形象,使公安隊伍成為政府機關一支優秀隊伍,真正擔負起黨和政府聯繫民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二、文化強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化強警是公安機關地位所需要的,是更好為民服務的需要,是樹立公安良好形象的需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公安提出的新要求。當前在隊伍管理中實施文化強警,隊伍管理中融入人文關懷的理念,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作用。1、文化強警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趨勢。十六大報告在提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時有這么一段話:“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人民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形成全面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這種大背景下,人民警察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文化素質和執法水平,才不會落後於社會發展,才能及時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2、文化強警是人民警察實踐“三個代表”的需要,是為民服務的需要。十六大要求我們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於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於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於堅持執政為民。這就要求人民警察應通過學習培訓,增長文化知識,成為一名知識型現代人,樹立人文管理思想,並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創新,才能具備為民服務的本領,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才能更好地實踐“三個代表”。3、文化強警是公務員隊伍建設的需要。現代社會對作為人民公僕的公務員提出了較高的素質要求,最起碼要大專以上,熟識相關專業的知識、技能,能擔當起國家賦予的重任,創造性地完成本職工作,不負人民的期望。公安作為一支特殊的公務員隊伍,作為一支專政力量,更有必要大力提升民警文化素質,爭做一名優秀的國家公務員。4、文化強警是改善警民關係樹立公安機關良好形象的需要。以前因“冷硬橫推”、“刑訊逼供”等現象的存在,極大地損害了人民警察的形象,使有的人對公安心存偏見。在公安隊伍倡導文化建設,提升民警綜合素質,使整個隊伍文明程度躍上一個新層次,每個民警在日常工作中體現一種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思想,辦事講禮貌,辦案講文明,以一種知識型民警的形象展現在民眾面前,這樣將會大大改善警民關係,從而樹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搞好文化強警可以有力地促進當前正在進行的三項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