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中學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會議經驗介紹

全縣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會議經驗介紹

我們****中學是全省第一所民辦女子職業中學,也是***婦女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下崗職工培訓基地。自1986年開始舉辦服裝培訓班以來,至今已培養輸送初、中級服裝技工0000多人,其中走出國門打工的已達0000多人。去年,經*********批准,學校升格為中等職業中學。目前學校占地近20畝,有校舍10000多平方米,縫紉機400多台,教學生活設施齊全。學生除來自本縣外,還有鄰縣、市及外省的。學校多次受到省教育廳、市政府、市教育局、市婦聯、縣政府、縣教育局、縣勞動局、縣婦聯表彰,今年被市政府授予“**—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我校確定的辦學理念是:“******************重點,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為老百姓致富奔小康服務。”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們一切為農村女孩子的生存和發展著想,具體做法有以下三點:

一、千方百計讓農民的女孩子能走進學校

學校採取多種措施,減輕農民的女孩子上學負擔。1、在收費標準上執行公辦職業中學收費的下限標準,而且規定平時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學生收費。在我校學習3年,培養費、學雜費走讀生不超過6000元,住宿生加住宿費、一伙食費不超過9000元。2、食堂不賺取利潤,一伙食費按天計算,每天5元,保證學生吃飽、吃好、吃暖。3、學校給學生贈送布料,由學生自己做校服,不收一分錢。4、學校小賣部讓特困生經營,自己賺錢解決學習費用。5、對特困生減免培養費,每年減免總額在5萬元以上。6、對家庭有暫時困難的學生,可申請緩繳培養費、學雜費,每學期批准緩繳費用的學生占20%左右。7、對學生家庭發生突發事件,造成嚴重困難的,發動師生開展捐助活動,不讓一個學生輟學。8、教育學生不吃零食,不講究穿戴、節約零花錢,每年為親人做一件新衣。9、與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縣婦聯聯合發文,在全縣開展“彩虹行動”,對特別困難的女青年,實行“先培訓,就業後再繳費”的辦法,讓她們能走進校園學習。這項活動開展以來,已有11人來校學習,其中5人已走上工作崗位。10、實施靈活的辦學模式。我校升格為職業中學後,以職業高中學歷教育為主。但考慮農民的不同需求,學校仍辦一年、半年、四個月、一個月的短期培訓班。短訓班招收對象不受文化、年齡的限制,招生時間也不限制,可以隨到隨學。*********村53歲的崔愛華,要求到我校學習,學校接受了,培訓一個月後,將她送到工廠工作。她激動地向學校領導說:“只有你們學校能接受我這樣的學生,讓我獲得了工作的機會,我今生今世都感謝你們。”

二、千方百計讓農民的女孩子學得好

學校董事會聘請了一批有管理和教學經驗、文化和技能水平較高的同志組成了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我們針對學生全部是女生和絕大部分學生思想、文化基礎較差的實際,提出“注重女性教育、強化素質教育、突出技能教育”的要求,並在這三個方面不斷探索、總結、提高,形成了學校的特色。

在加強女性教育方面,我們大力宣揚婦女界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跡和寒門出才女的典型,幫助女孩子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我們組織學生參觀服裝企業,激發她們向大姐姐學習的熱情,立志學好文化、技術,成為對家庭、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我們組織學生到敬老院開展慰問、打掃活動,聽老爺爺老奶奶講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悲慘生活,讓她們感受今天的幸福,激發生活的熱情和對未來的嚮往;我們針對女生生理、心理特點,專門開設知識講座,增長她們衛生知識和安全保護意識,學會做人、交友,正確對待戀愛、婚姻、家庭,做到心理健康,積極向上,努力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