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永恆主題(商場)

創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永恆主題 

2001年第二期美國財富雜誌封面文章在分析總結全球最有競爭力企業的經驗時,將其高度概括為:第一是創新,第二是創新,第三還是創新。這個概括集中反映了全球最具有競爭力企業發展的客觀現實。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在我們國內企業中必將引起一系列深層次變化,企業融入全球一體化經濟當中,其關鍵問題就是圍繞創新這一主題,不斷推陳出新,不斷跨越新目標。

我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個從事商業流通的企業,近10年來我們大膽探索,勇於實踐,敢於創新,實現了從商品經營向資產經營,從資產經營向資本運作的跨越式發展,企業一舉發展成為上市公司,2003年僅**總部就實現綜合經濟效益1100餘萬元。可以這樣說我們的企業近10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生動的創新史。

2004年是我們企業發展的關鍵一年,從巨觀上看,我國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因內外形勢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與政治民主化將成為新世紀社會變革的主流,我們的企業將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從微觀上看,也就是說從我們企業實際上看,在經歷了近十年的持續發展之後,目前面臨著六大難題:一是觀念問題。這個問題雖然我們每年工作安排都講,但仍然沒能得到徹底解決。思想僵化、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滿足現狀、不求上進的現象仍然存在,有些人心裡不平衡,認為工作時間長而工資收入少。體現在具體工作上那就是年初提出的工作安排中“九個有沒有”的制度中所提出的問題時有發生。如:“當領導安排工作時,首先要有個措施和進度表,你做到了沒有”,有的部門沒有做到,工作推著乾,心中沒有數,工作推一下動一下,可以說眼睛裡沒活。又如:“當你向領導提出困難和問題時,你認真形成思考並形成幾點建議沒有”,在這方面差距仍然很大。另外,我們年初提出的後勤部位要從思想上樹立為前勤服務的意識,把立足點放在監督、協調、管理、服務上,就目前看,有些工作仍然沒有到位,特別是協調服務,下面發生的問題和提出的問題,不能馬上發現和解決。二是知識問題。我說的知識就是我們目前掌握的實際知識,在我們**總部120人中,真正從正規大學畢業的本科生只有3人,後期經過自己努力具有本科學歷的有2人,經過後期考試和正規學校畢業的大專生有18人,在經濟系列職稱中,高級的1人,中級的8人,助理以下的10人,就是說大專以上學歷占職工總數的19.1%,中級以上職稱占職工總數7.5%,初級占8.3%。以上比例看起來在供銷系統內似乎可以,但我說我們的素質不行,差距還很大,根本適應不了我們企業目前飛速發展形勢的需要。三是人才問題。目前我們**總部員工年齡老化,各級幹部年齡偏大已是不爭的事實,據統計副處級以上幹部的平均年齡在41.9歲,被**董事會任命的8名同志平均年齡達45.7歲,這些同志雖然對黨有濃厚感情,工作認認真真,埋頭苦幹,但必竟精力有限,知識有限。另外在我們總部各個部門、各個部位上,專業技術人員懂經營、會管理的人又少的可憐,因此,人才問題已成為我們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四是市場定位問題。我們的市場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電腦、電子已走在全省前列,生產資料、家電在**地區也首屈一指,但市場走到今天,我們所經歷的,當時的主客觀情況已發生了根本變化,我們所採取的辦法和措施有的已經過時,有的作用不大。為此,下一步市場向何處發展,市場的定位應怎樣確定,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去年市長***來視察時,曾說過市場要在改變經營業態上下功夫,否則就要落後。五是經營方法問題。經過十年的摸爬滾打,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熟悉或掌握了很多好的經營方法,靠這些辦法,我們的市場不斷發展壯大,但隨著形勢的變化,競爭對手的增加,我們所特有的經營方式和方法受到了衝擊,特別是作九八年後這個問題就更加明顯了。這是因為我們這個企業雖然經歷了股份制改造,但經營方式 ,經營方法還有計畫經濟的痕跡,經營方式、手段極不靈活,許多問題不能越格,不能超越自我約束,和許多集體企業、私營企業相比差距相當大,致使有些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進行。六是經營環境問題。我們的市場自成立以來,就一直在不利於我們的環境中艱難的掙扎著,政府和許多政府職能部門的承諾和扶植政策根本沒有,相對而來的是各個方面的指責、檢查和收費,使我們難以承受,另外由於目前正常的經營秩序沒有建立起來,經營中的不正常屬於正常,你不乾,他還乾,但他乾沒人管,你乾就有人查,如電腦的盜版光碟問題、偽劣商品問題,業戶的稅賦過重問題,特別是今年以來,公安、工商、技術監督、交通等各個方面的檢查對企業的壓力更大,這些問題有些企業是無法解決的,但我們必須千方百計想盡辦法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寬鬆的環境,否則企業就無法向前發展。綜上所述我認為,2004年無論從客觀和主觀上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都很大,有些難題都很難解決,那么要想破解這些難題,使我們的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就要積極實施創新戰略,它是確保我們的工作再創輝煌的關鍵。無數事實證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企業的活力之本和財富之源,只有不斷追求創新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只有不斷追求創新的國家才是有前途的國家;只有不斷追求創新的企業才是戰無不勝的企業。